人的一生要转换多少个角色

我是四季话,
一个认真生活的人。
点击右上方“关注”,
为你分享生活中的点滴之美。

我正对孩子温柔地说着话,像呵护一朵娇嫩的小花一样,耐心地回答孩子好奇的问题。

迎面走来一个熟人,我赶紧调整好表情,高声对着人打招呼,脸上是招牌式的热情笑容。

快到家时,正好遇到家里长辈,赶紧停下来,客气地问候,再聊几句家常,全程是标准的“中度笑”

到家后,和大宝打视频,嘴里关心着孩子,脸上不由自主地就带上了溺爱的微笑。

一会儿又和老公通话,这下完全是一张麻木脸,能一个字说完的话,绝不说俩字儿!

到娘家后,有适当的放松,也要时刻警醒,谨慎捡着高兴的话来说,不让父母为自己担心。

只有在深夜,一个人醒着的时候,才会从骨子里松弛下来,脸上不再刻意做出什么表情。

因为,这个时候的我,才是在做真正的自己,不用特意去调整状态,去完美迎合任何人。

一个人从出生到离开,要扮演着多少角色啊!

小时候最轻松自在,什么都不用顾忌,哭笑全由着自己的内心,还能享受不断地细心照料。

但严格来说,小孩子也有限制,因为,你在自己家里是块宝,到别人家就得守规矩。

再往后,就是当学生了,各种条条框框开始约束起来,道理懂得越多,天真烂漫就离得越远。

长大后要工作,于是,就成了“员工”、“同事”、“下属”、“领导”,每一个称呼,都是一重捆绑。

成家后,一下子就被套上一层又一层的身份,时刻都要学会融入不同的角色,平衡各种人际关系。

这不是自己想躲开,就能实现的,因为,人都是群居动物,你和别人的关系,有些是一出生就注定的。

所以啊,人们在各种牵绊中,慢慢地学会了圆滑世故,懂得了跟不同人的不同相处方式。

我想,这也是家的重要性吧,因为,在这个独属于自己的空间里,才能让人喘口气。

出了家门,就要做好随时客套的准备,应酬别人,也是一项耗费心力的劳苦活儿啊。

一天下来,脸上要不停地切换面具,各种不同的应答,要全部合理得当。

什么时候该笑,哪个场合要严肃,对什么人要随和,所有的分寸,都要拿捏好。

只有在走进自己家门的时候,才可以完全放松,完全不去考虑什么高低长短。

如果没有居家的调整,没有对心情的充电,谁又能扛得住生活每天的摧残?

看过一部电视剧,女主角对着孩子温柔耐心,转头跟老公却冷冰冰,因为当时夫妻俩正闹离婚。

旁边的男主擅长“读心”,看到后就说,原来一个人的性格,真的可以有这么明显的差别。

是啊,同样一个人,在面对不同人时,却可以做出完全相反的应对,就像“性格分裂”一样。

如果有一系列快闪镜头的集合,把一个人不停“变身变脸”的场面录下来,肯定会让人大吃一惊。

但如果在旁边注明相应的身份,那应该就会和谐多了,因为,每个画面,都是为了贴合当时的角色。

这样看来,每个人都很了不起啊,都会去做符合身份的事,并且还做得相当到位。

没有人刻意教授这门课程,可是许多人都无师自通了,因为,生活就是最好的老师。

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这都在表明,人的说话做事要得体。

如果,我们看到满脸皱纹的人在装嫩,一脸稚嫩的小孩举止老成,这些会让我们心里不舒服。

因为,他们违背了角色的本意,自己未必就开心,更会带给周围人负面的影响。

人这一辈子,背负的身份太多了,扮演的角色也数不清。

只希望,在每一天的嬉笑怒骂之后,能有一个独处的空间,好好地做一回自己。

我是四季话,80后俗人一名。
热爱自己,热爱生活,
善于在平凡中发现闪光之美。
让我们携手同行,
穿过四季花开,共话人生精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