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无银三百两

今天上午,我处理了一件偷窃案。

之前写过的偷窃案,发生在12年前,我第一次站上讲台。这一回,我也是老教师了,却依然很头痛。(https://www.jianshu.com/p/d6b62b4738af)

事情发生在上午第三节课上课前,一个孩子跑来告诉我:“老师,肖同的钱不见了!”我问:“多少?什么时候不见的?他答:“第一节课下课后,10块,放在文具盒里的。”

“那你们为什么现在才来告诉我?”我一听就起火:钱被偷了一节课,才想起要告诉老师,聪明的小偷早转移罪证了。

第一节课下课,是学校的做操时间,大部分人都下去了,剩下几个是我留下补作业的。

第二节英语课上,有同学传纸条给肖同,说于明偷了他的文具盒。恰巧于明也没有去做操,除了补作业的,其他人不去做操都算违纪。

我问于明:“你下课干了什么?”他吞吞吐吐半天也说不清。这个爱玩的孩子,因为小时候老生病,父母对他太仁慈,舍不得吼舍不得打,现在是只会玩,压根不爱学习。

他说不出干什么了,无法证明自己无辜。但我也无法证明他“有罪”。这时,我突然想起那个传纸条的孩子,追根溯源,找到了小泽。我问他:“你怎么知道肖同的文具盒在最前面放着?你为什么要传纸条?”

他说他和肖同天天一块写作业,认得他的笔盒。可是,隔那么远,居然也能看到,这未免太不科学。小偷查不出来,孩子们的音乐课也不用上了。他们嚷着:“老师,搜书包,搜身。”

我笑了,现在搜身,肯定搜不出来,但是,小泽这样做,不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贼喊捉贼吗?

我没有说太多,让几个同学回了座位上课。中午,发现肖同没去吃饭,那时,已经过了饭点,于是,送了半包饼干给他吃。他都要哭出来了!

我仔细问他,谁知道他今天带了钱。答说小泽,我眼睛一亮,似乎都能对上号了。可是小泽同学即使在我面前发抖,也不承认自己拿了钱。

我只好威逼,学校可以接受成绩不好的孩子,但不能接受品行不端的孩子。连同学的钱都偷,那要让人知道,谁还会和你交朋友?

小泽在我面前满脸通红,不停颤抖,我越发肯定他拿了钱。我说:“你说实话,我原谅你!不说,我也有办法,呆会就把你带到我公安局同学那里去录个指纹……”

他听了,立马慌了,和我坦白了整件事的经过。但是,我听了,一阵心惊。

早上,小泽主动跑到办公室对我说:“老师,从今天开始,这学期擦黑板,我包了!”我当时还一阵感动呢!下早读前,在班里表扬了他。

其实,班里每天有值日生,根本不用他来擦黑板,但他这种爱劳动的精神肯定要宣扬啊!后来,下了第一节课,小泽从一组绕到三组,走过肖同的桌子,撞掉他放在抽屉的笔盒,趁机拿了那10块钱,又把乱糟糟的一堆笔和笔盒带到于明的桌子上,然后开始整理粉笔盒,擦黑板……

小泽怕被怀疑,就在上课时,传纸条给肖同,嫁祸于明。好深的心机!如果不是那张不合时宜的纸条,这件盗窃案,怕是很难查证。

教育界的老前辈说:孩子就是一张白纸,就看我们怎么去描绘它。

可是,11岁的小泽哪里像一张白纸?去年,他从一家商店偷拿了两次老板放音乐的U盘,老板截了监控录像,拿到学校找人。一个个年级排查,查到了他。他茫然无措地喊:“这是什么啊?这不是我!”

直到发现一张正面照,他才不得不承认。结果,被妈妈从楼上打到楼下,一路哀嚎,回家呆了三天才来上学的。现在,又发生这样的事,到底是谁的错?

至于那10块钱,在哪里呢?他藏在了二楼公共阳台的窗户缝里!

这样的孩子,让我害怕!也让我深思:

孩子大都经不起考验,我叮嘱他们收好自己的钱,也不要拿别人的钱和其他物品,因为“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

我更告诉小泽父母,不能光靠打孩子解决问题。言传身教的同时,一定要给孩子确立做人最基本原则:不偷不抢不说谎,诚实勤劳求上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 “此地无银三百两” 【吼吼吼,一篇略甜的基佬文】 ——很久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很有钱很有钱的少年, 和...
    若修大人阅读 462评论 0 1
  • 和你一起终身成长,这里是小苏的笔记本。 我身边有着各种各样的人,其中有一类人让我感觉特别奇怪,明明上一秒愤怒得犹如...
    小苏的笔记本阅读 418评论 0 4
  • 《此地无银三百两,你的磁场已说话》 时间:2017年8月3日星期四【能量世界1065天】 记录者:耿鲲鹏 一个人想...
    耿鲲鹏先生阅读 692评论 0 2
  • 昨天在公交车上看到一个男的手上有纹身。仔细一看是一排字:对人要有礼貌,忍!另一只手上也有一个忍字!当时就有点害怕,...
    Amanda_阅读 397评论 0 1
  • 和你一起终身成长,这里是小苏的笔记本。 我身边有各种各样的人,大概是因为少言寡语的缘故,让我拥有更多精力去观察他人...
    小苏的笔记本阅读 413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