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师,你怎么一下子来了这么多的快递呀?”
“文老师,里面都装着什么东西哇?”
自从体能担当将快递陆续报到办公室后,下课铃响后,总有几个小脑袋瓜叠罗汉似的扒在门口,一脸好奇地问着。每次我都是笑而不答,故作神秘地说:“到时班会课你们就知道了。”并把目光投向了办公桌一角堆积如山的快递上……
初来二小支教,教室里醒目的标语“用书籍开启智慧,让智慧点亮人生”瞬间吸引了我,旁边还有个小女孩惬意地趴着,手里捧着一本书正津津有味地阅读着。图书角的文化布置也是赏心悦目,每个教室都如此,能在这样书香氛围浓郁的学校里,真好!
每天20分钟的午读时间,给孩子们有声有色的读着各种书籍,和他们一起徜徉在一个个文字串成的精彩故事里。彼时,孩子们耳朵竖得挺挺的,专注的眼神里闪着光,小小的心里早就被那个一直想改变自己最终悦纳自己的《小绿狼》装满了,迫不及待想去那个村子看看能实现《五毛钱的愿望》的泰德斯布林还在不在?想去现场看看《好脏的哈利》使劲浑身解数让主人认出自己的逗趣画面……哪还能装的下其他呀!
然而,一本书有时要读上好几个星期,进度比较慢,不利于阅读面的拓展。每天靠着我的“读”书,对于处在丰富知识层面“黄金期”的他们来说,简直就是杯水车薪,筹备充足的书籍为孩子们的阅读成长助力,已经迫在眉睫了。于是号召班上的孩子把家里的课外书带过来,开展好书共读活动。几周下来,书柜里依然只有十几本单凭书皮已经很难辨认的书籍。原来班上有四分之三以上的孩子家里根本就没有任何课外书。
对内筹备书籍未果,只能对外发出倡议了。某个周末我把班上缺书的情况告诉1802班##家长,两人一拍即合立马开始策划起来,一场“共享书香 搭建爱心书社”的活动便应运而生了。##家长的活动倡议得到了1802班家长的广泛支持,大家纷纷将家中库存适合五年级孩子阅读的书籍打包邮寄。短短几天时间里,我办公室里的快递就已经堆积如山了,一件件跨越270公里的快递,承载着1802班学子对未曾谋面的五四班学生的情谊,顺利抵达。
终于到了班会课,五四班的孩子们一个个笔直地端坐在座位上,仿佛即将开启一场神圣的交接仪式。我简短介绍了一下“共享书香 搭建爱心书社”的活动,并让学生把书籍整齐的摆在教室前面。教室里顿时沸腾起来,尖叫声、笑声、自发的掌声一起汇成了欢声笑语的海洋。孩子们那兴奋的神情,丝毫不亚于推开家门看到久在外地未曾回家的父母,和惊喜撞了个满怀。
孩子们一双双手十指并拢端接过书后,还没到座位上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翻阅起来。你瞧——
有的低着头,双手托腮和富有冒险精神的鲁滨逊开启了一场冒险之旅;
有的则三五成群地挤在一起品读沈石溪笔下有血有灵魂有温度的动物,好不热闹呀;
有的则羞涩地看起了《读者文摘》中的趣味美文,旁边读书笔记上几行歪扭的字成了最亮眼的风景。这次第,好一个岁月静好只留书香。
古语有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拿到书后孩子们也在以自己的方式给1802班的哥哥姐姐回馈爱——有静心准备的祝福贺卡,有为即将中考的哥哥姐姐打call的视频……
正如1802班张同学书签上写得那样“让学滋润心田,灌溉干渴的心灵,成就希望,愿你们可以幸福快乐。”这次“共享书香 搭建爱心书社”是一次手拉手 帮助乡村小伙伴活动,让书香浸润乡村孩子的成长,涂抹他们课余生活的色彩;也是一次好书共读的阅读活动,让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的学生,平凡的校园生活多了一些亮色;更是岳麓山下好读书这一闪亮名片最好的底色。
“看”,那跨越千里的书香,余韵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