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通过复习,进一步突破教材重难点,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有效地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引导学生对课文重难点知识进行梳理归类,通过教规矩和方法,培养学生自己复习的能力和主动复习的良好习惯。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年我担任三年级(1)班的语文教学工作,本班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主动学习,但是也有部分学生自制力较差,缺乏学习的自觉性。总体来说:成绩中等的学生较多,拔尖与较差的学生很少。 针对上述情况,复习必须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识记,一基础训练为本,加强语文素养的提升。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加深理解、加深认识,力争使学生基础得以巩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复习内容
本册八个单元 27 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 21 篇,略读课文 6 篇,随课生字词,8 次习作训练和 4 个口语交际,及 7 个语文园地。
1.学会一到八单元的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并能正确书写。
2.能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
3.能正确、琉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或段落。
4.能理解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讲清课文的主要内容。
5.能背诵或默写所学的古诗以及课外自学的古诗。
6.能掌握《语文园地》力的日积月累,以及课外的有关知识。
7.能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课外读物,了解主要内容,能按要求答题。
8.留心周围事物,初步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比较具体的内容。做到语句完整通顺、感情真实、学会使用标点符号。
四、复习方法
1.单元复习 教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授梳理,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对课文中的重点文段进行细致的分析,八平时所做的实体中有关阅读材料找出来,先让学生看一遍,互相提问,然后教师提问,学生抢答。
2.归类复习 分为:基础知识、阅读、写作三部分。
五 、复习 目标 基础知识
1.汉语拼音:汉语拼音是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重要工具。要求学生能正确地认读圣母、韵母和整体认读的音节;能正确地书写大小写字母;能正确的拼读音节。重复习读拼音、写词语和句子。
2.词语:词语是语言的最小单位。掌握的词语越多,阅读的速度 就越快,表达的意思就越正确。
3.句子:一个句子能清楚地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要求学生掌握四中基本的句式: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
4.标点符号:能正确地运用句号、逗号、顿号、冒号、问号、感叹号、双引号、书名号、省略号。
阅读
在新课标中,对阅读共提出了 11 点要求、其主要的...在新课标中,对阅读共提出了11点要求、其主要的是: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能练习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 的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 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写作
从习作的形式来看,有纪实性的习作,些自己平时所见、所闻和所想;有想象性的习作,包括看图作文、续写等。从习作的内容来看,有写人、记事(记叙一次活动)、有写景。从习作的命题形式来看,主要有三种:全命题、半命题、自由命题。不管哪一种命题形式,习作的内容都有一些具体的要求。-定要求学生认真地阅读习作的题目和习作的所有提示。
六.、具体要求:
第一阶段:语基部分,全员参加,自主复习
1、依据教材和试卷内容,对字、词语、句子方法所涉及到的项目进行归类概括。
(1)、形近字组词
(2)、多音字组词
(3)、填字组词
(4)、一字组多词
(5)、写出有相反意思的词语等。
第二阶段:阅读部分练中有导、 导中有练
1.要求背诵语段人人过关。
2.进行一些小型的突击性的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