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贡洪没有其他游客,我们像是漂浮在一片连绵的丘陵和草原组成的海面上。如果没有公路和太阳,是很容易迷失方向的。
路上问了好几个人才找到那里,下车后,只有我们俩人和一群牦牛。第一阶梯的草原和第三阶梯的草原并无明显区别。这里没有人高马大的花海也,没有绚烂多彩的草原小花,远处只有牛群和羊马。草原像是世界的尽头,世界像是消失在草原的草原上。
原本期待的藏餐在桑科草原有种吃快餐的感觉。穿过突然出现很多游客的草原集中点,我们找到一个蒙古包,小张早已等在那里。我们和其他人一样,领取两份和食堂托盘一样的套餐,找到蒙古包空出来的地方,油松木桌椅。繁华挂毯,摆有至少十套笨重木桌椅。汉人居多,往来皆游客,我们处女蒙古包体验就这样哭笑不得。
酥油茶是淡白色,散发出淡淡的奇特奶味,我想象中的酥油茶应该是褐色带有芝麻末的样子,这个差异太大了。藏族小笼包做得还算精巧,咬开后露出浓郁的牦牛肉和羊肉味。厥麻米饭无功无过,小小的厥麻像是被踩扁的褐色豆豆,撒在米饭上。糍粑没有浓郁的味道,据说这是草原人最爱的食品,方便携带,加水后捏成团就可以吃了。我们吃的是旅行社提前预定的团餐,大约三十元一份。旁边游客订了三盘菜,结账时付掉四百多元。小张没有吃这些东西,他摇摇头表示盖浇饭比这个好吃。
—夜逛夏河县—-
晚上再次回到现实,到县城去,我们像是温室里的花朵,夜晚的风刮得我们都要逃回真正的房子里才行。走到夏河县也就走到青藏高原的东北角,这里海拔平均3600米,属于真正的高原地带。一路过来山体平缓,植被以草为主,畜牧业成为主要生活方式。
这几天我们都是在夜晚参观一座县城。夏河县主街道南北走向,分布不少餐馆。我们从一条不起眼的街道走入人流较多的主街道,旁边那些咖啡酒吧和卖唐卡的店显现出这个县城是一个有精神追求的地方。主街道上有不少卖法器和绯红僧人衣料的店。夏河小学和夏河中学对列马路两边,校门涂满藏式花纹,跟街道上那些饭店和大点的门面并无差异。
我们的高反比昨天好一些,不再头痛欲裂,但胃口不佳。加之在桑科草原吃过藏式套餐,看到满大街饮食店却一点胃口也没有。一家不起眼的西宁小馒头店有当地人买东西,我们买了十个一口大小的馒头2元,小馒头微甜酥粉,但不软,吃了一口牙齿还在痛,就再也没有兴趣吃下去了。
几百年前这里是羌戎人的地盘,历来为游牧民族用来放牧,夏河县周围散落着大大小小的几十个部落,这些部落曾归属青海一带统领。自从清代建造了藏传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的拉卜楞寺之后,各大小部落和镇乡逐渐归属夏河拉卜楞寺管理,因此夏河县成为周围区域和辖属镇的统领者。
几百年过去了,这里依然充满浓浓的藏族和藏传佛教色彩,游牧业并未被现代化取代。藏文,藏文书店和藏族服饰随处可见,成为主打风景。
拉卜楞寺在夏河县东南角,尽管大街上游客众多灯火通明,拉卜楞寺一片黑暗,他们坚守自己的传统还未被电子化。
明天,明天我们拉卜楞寺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