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31天,截至3月7日,《流浪地球》票房累计45.52亿,票房和口碑双赢,这一可喜可贺的成绩说明我国的科幻电影正式迈出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相信今后更多的科幻好片烂片将如雨后春笋,共同塑造属于中国的科幻世界。
不知有多少人看完电影再回去看刘慈溪写的小说《流浪地球》,或是先做好功课再去看电影。
电影讲述的是地球因为引力被木星捕获,在即将撞上木星时,众人在生死存亡时刻点燃木星利用爆炸产生的推力使地球成功逃离。
小说里地球在穿越小行星带时遭到陨石撞击,接着将与木星在几乎相撞的距离上擦身而过,并在木星巨大引力的拉动下,最终达到逃逸太阳系的速度。
在此只是将电影与小说中发生的事情描述,不比较谁好谁坏,电影好看,小说也好看,甚者,电影是另一种创作,对电影制作人深感佩服。
好了扯远了,切回正题。为什么猜测《流浪地球》会拍第二部呢?
第一,票房足够拍第二部的经费了。
第二,在众多的好评下,电影制作方可趁热打铁,只要保证与第一部一样用心,票房不成问题。
第三,电影结尾,当刘启和李长条再一次来到地面,一个镜头划过,他们背后有一群人在举着牌子抗议,口中喊着:还我太阳!
没看过小说的人是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看过小说的人就懂了。
小说里,地球在飞离木星后,人们发现太阳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反对的声音响起,流浪地球计划是骗人的,所有人都被出卖了,所有人都是牺牲品。人们组成叛军决定推翻联合政府,把地球开回去。最后联合政府的官员被人群拉到地面,脱下密封服,让他们活活的慢慢的冻死。所有人都以为胜利了,然后太阳氦闪爆发。
如果第二部这样拍这算不算剧透,期望有第二部也相信第二部不会那么简单。
其实《流浪地球》这部小说可以拍很多部电影,简单举例一下。
流浪地球计划实施,赤道转向发动机使地球停止自传,全球性灾难爆发。抽签进入地下城,七十亿人只剩三十五亿,爆发动乱。
由小说联想出来的太阳氦闪后地球逃离太阳系在星空中面对的种种挑战以及人类文明的变化。
成功到达比邻星,地球泊入轨道成为新行星等等。
当然从小说中可以扩展出来很多东西,其实感兴趣的你可以搜索《流浪地球》这部小说,两万多字,十几分钟,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