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在《朗读者》节目中曹文轩讲述了他与父亲的情感, 以及为已逝父亲朗读《草房子》的时候,我泪如泉涌。
父亲这个角色,在很多人看来代表了冷冰冰和硬邦邦的领导形象,然而, 正是这个角色对孩子的成长之路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他的价值观深刻地影响了孩子的价值观, 更重要的是,他对孩子成长方向的引导直接影响孩子将来的人生轨迹。曹文轩讲述了父亲在他患重病时的真情流露, 以及父亲送他去北大上学的场景, 还有父亲去世前依然为儿子着想等等事情, 让我看到典型的中国父母的伟大形象: 奉献,坚强! 这些经历让我回想到我的父亲,我的父亲也是这样的典型代表。
父亲在我心里一直是位勤劳而乐观的人。父亲的妈妈在父亲三岁时就死了, 父亲兄弟两个和姑姑是由爷爷一把拉扯大的。 那时由于家境不好, 父亲没进过一天校门。他爱唱歌, 参加了生产队的文艺活动,他每见到一个不认识的字都会向别人问这是什么字, 然后默默地记在心里。 就这样, 父亲认识的字越来越多, 后来他竟然能把整本整本的书读完。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 最快乐的事莫过于趴着被窝里听爸爸给我们读《杨家将》了。 爸爸声音浑厚, 故事讲的绘声绘色, 我们听的聚精会神,经常的情况是一集讲完了,我们会缠着父亲再讲一集, 然后再讲一集…
我家在农村, 小时候家里孩子多,母亲身体不好, 家里农活都压到爸爸一个人身上,生活的重担也未曾见他有过抱怨和诉苦。面对诸多的农活和家庭琐事,我妈妈难免愁苦, 父亲则常常给妈妈以宽慰说, 船到桥头自然直,没有过不去的坎儿,有爸有妈才是家! 正是父亲的坚强, 耐心挽救了我的妈妈,也保持了我们家庭的完整。
由于家庭经济压力大,大姐主动放弃了学习机会。二姐的学习成绩一直是学校的佼佼者, 我父亲希望她能早日读师范出来教书, 然而阴差阳错, 二姐无缘师范, 也错失了上大学的机会。 我三姐开化较晚, 一直在家里当男丁来使的, 等到她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时已经错失了上学的大好时机。 而对于我, 父亲则倾注了他的大部分精力。
我自小体弱多病,多灾多难, 但成绩一直还不错。爸爸把对姐姐们的亏欠心情转化为对我的全力支持上。我初中毕业后, 由于没考上我们县城重点中学,我曾打算辍学了, 但父亲坚持送我去普通高中就读。 三年的高中生活并不顺利,我高二时经历了一场车祸, 左臂粉碎性骨折。父亲一边心系农活,一边照顾着我的生活。他陪着我在医院做手术,在医院给我烧饭, 照顾我生活起居。虽然我不知道当时父亲真实想法, 但我相信那段时间对他来说一定是种煎熬。 出院后, 为了使我尽快恢复健康, 父亲经常买羊骨羊肉煮着给我吃, 说是补血补气补骨髓。当我手臂上去掉石膏和钢钉后,就需要进行康复训练, 父亲则经常督促我进行锻炼。 休学在家的半年我荒废了学习, 高考自然名落孙山。 父亲并不灰心, 他花了些钱托人送我去县城重点高中复读,也就是这一年的苦读, 使我在次年的高考中脱颍而出,成为第一批录取的大学生。 父亲非常开心, 还置办了几桌酒席来庆祝这个为祖上增光的时刻。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 在短暂的欣喜过后, 父亲面临着巨大的考验, 如何为我筹集四年大学的费用。 除了卖掉家里的粮食外, 爸爸还跟亲戚借了些钱才凑齐了我第一学期的学费, 这才欢欢喜喜的把我送到了大学校园。 后来我才知道, 每凑完一笔学费之后, 爸爸就又会马不停蹄的为下一次学费绞尽脑汁。每每想到此处,我的心里充满了对父亲的愧疚,父亲无私的付出,做女儿恐怕一生也无以报答得完了。
自我工作以后, 也组建了自己的家庭,对父母的牵挂唯有化作每周一次的电话以及每年一次的团聚。心中有爱便不会害怕,我感恩我的父母,愿远在千里之外的父母能永远平安、健康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