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坎总该过去——写在恢复日更之际

对日更的态度吊儿郎当的状态已经近十日了。最近羞于下笔的原因有好几个方面——

内容不够大。

在国学糖看了姐妹们写的“大”文章,她们有的论国事,有的说文化,有的话经济。我的少女心事类的文章让我觉得很羞愧——每次都是遇坎绕坎的千千心结,每次都是家里的单位的那么一些人事情的记载。想写姐妹们那样的“大”文章,怎奈胸中无墨,如公鸡生蛋。

逻辑不够明。

也是前几天007班长在群里发了篇关于写作的文章——《我30多年的写作秘诀首次公开》。文章作者樊荣强分享了自己多年的写作成长史和总结的六大秘诀,每个秘诀都有理有据,满满的干货。看了之后觉得自己写的全是渣渣文。像极了穿着滑冰鞋的人,滑到哪里是哪里。

言辞不够美。

最近在啃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解读入木三分,言辞对仗精美,句句点头称是。用语准确生动,少一字则瘦,多一字则肥,每篇解读,尽得风流。回想自己都是堆砌文字,矫揉造作,十分不堪。

林语堂先生说到写文章一事有句话糙理不糙的论说:

水喝多了,自然尿多。

我以为我的方方面面的“不够”,都是因为“水喝得太少”,出文多是无病呻吟,对这样的自己的写作状态有些厌恶。后辈评价一代史学大师范文澜先生——“板凳需做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大学老师讲的这番创作原理和心态给我印象深刻。

检视自己,以前不动笔,现在勤于输出了又多是儿女、情长。那么,是不是又要退回到以前的模样呢?在我踌躇之际,日更群的发起者张大哥在群里过问了大家最近发文不积极的原因,也私下对我进行了鼓励和督促。这番好意让我有些羞愧,羞愧之余再一次审视了此次思想打结的原因。

会不会是因为遭遇了一个输出的瓶颈?而这个瓶颈在我看来是上另一个台阶的预示。以前为了完成任务茫茫然忙忙然凑字数,此后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把樊荣强老师的写作秘笈好好看看,深度学习,一点一点地生发出来。从钱老先生的书开始持之以恒的看经典的书,慢慢滋养,水滴石穿。从文章内容的选择上,可以尝试写些每天看的书的读后感,不计字数。只为自己,照顾心情。

你好,日更,我迟早会回来的。我回来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读书主义 更多精彩等着你! 这个读书方法,可能会颠覆你对读书以往的认知|开卷 或许读书已经成为...
    米米粒粒阅读 34,832评论 9 209
  • 改变命运的秘诀 《了凡四训》又名《命自我立》,是中国明朝袁了凡先生,结合了自己亲身的经历和毕生学问与修养,为了教育...
    仁木阅读 7,969评论 1 35
  • 孤独的动物 等待未知的变数 分秒的煎熬等待 望感受到安心
    拾光2016阅读 106评论 0 0
  • 第一次在简书写文章,写给我的2018,写给2017以及过去。 2018年快到了,我还是一个单身姑娘...
    Rouger瑞儿阅读 210评论 3 3
  • 我寻找我的爱人 走在雨后泥泞的村庄 打听她的去向 人们笑着指向身后的方向 我听到他们丢下的字眼 娼妓 我寻找我的爱...
    吊诡鬼调阅读 332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