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子文化成立到现在, 有太多同学在“爱与陪伴”的学习中实现了超越, 家庭从不幸走向幸福, 从幸福走向更幸福。为了让幸福方子传播到更广泛的人群, 树立幸福家庭灯塔, 实现 更多同学的超越, 近日, 我们发起了首届“方子文化理想家庭”的评选活动。大家可以点击上方海报中的二维码进行报名。
“理想家庭”是什么样子的呢? 在方子文化直播间, 三个家庭为我们呈现了理想家庭的模样。

一号理想家庭
点击上图查看: 一家三代共学, 向成长型家庭迈进来自河南汝州的郑华卫家庭, 刚开始是妈妈一个人学习爱与陪伴, 由于妈妈的真学习真践行, 改变很大, 因而带动了先生、儿子、儿媳、女儿女婿以及80多岁的老妈都进入了学习。
先生原本是不支持太太学习, 后来先生说, 我发现妻子的性格变温柔了, 心胸开阔了, 思路清晰了, 还把家里也打理得井井有条。先生感慨地说, 要大力弘扬方子文化, 就能使幸福常驻你我家。
儿媳妇说, 通过学习, 我从过去在婚姻中索取的状态, 到现在我成为给予者。在这个过程中, 夫妻关系越来越好, 俩个人携手向着更高的层面攀登。不仅如此, 在爱与陪伴中, 看到更多优秀女性比如方子老师和懿宁同学的故事, 自己也想成为一个自爱自信、自立自强的优秀女性。
女儿也分享说, 因为看到妈妈的改变, 我也开始践行非常 6+1 , 践行找优点。幸福是干出来的, 我的家变得越来越好。
二号理想家庭
来自江西九江的郭秀珍, 今年 63 岁的她是5个孩子的妈妈, 7 个孩子的姥姥, 老伴和三个女儿, 一家五口全部加入了爱与陪伴的学习。
秀珍大姐说, 没学习之前, 我干活特别唠叨, 对老伴有点苛刻, 后来学习了方子老师的幸福小妙招“干活不唠叨”后, 知道干活该画个句号了, 开开心心把卫生做到极致。秀珍大姐下定决心, 一定要成为幸福三代人的好女人。
老伴看到爱人的转变, 也加入了学习。他说自己几十年没读过书, 感觉自己内心空荡荡的。参加了爱与陪伴读书会, 老伴感觉心中有了光, 能量和智慧增长了。他感慨地说, 我可以幸福地过好我的后半生了。
三个女儿中, 老二文文是最先加入学习的, 由于夫妻关系的矛盾让她特别渴望拥有幸福的婚姻。通过学习, 文文的夫妻关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大姐娟娟, 是三甲医院的一名护士, 学习老师的课程《每个孩子都是来报恩的》, 她明白了孩子出现的问题, 是来提醒我们家长成长的。现在她与女儿的关系改变了, 母女俩都会搂在一起睡觉了。
小妹敏敏是一位老师, 她被父母每天 5 点起床, 在会议室读书的背影所影响, 也加入了学习。从不做家务的她开始干活了, 家庭温度上升了。不仅如此, 她还将爱与陪伴用到工作中, 立志成为一名好老师, 温暖和帮助更多的孩子。
一家人在学习后, 呈现了与原来完全不一样的能量场。从过去各忙各的小家, 到现在兄弟姐妹心与心连在了一起, 朝着学习型乃至兴旺型家庭迈进。

三号理想家庭
来自河南焦作的王竹玲一家, 是个四世同堂的大家族, 家里有九口人在一起学习, 上有 86 岁的老父亲, 85 岁的老母亲, 下有孙媳妇, 孙侄女, 在爱与陪伴中, 大家都成为了好同学。
竹玲大姐分享说, 在退休后, 面临夫妻关系总是冷战的局面, 她很困惑, 一直在学习。 但作为“学习专业户”的她, 都没能改变现状。直到学习爱与陪伴, 在践行把卫生做到极致中, 才低下了自己从前高高的头颅。不做饭的她会做饭了, 不干活的她会干活了, 夫妻关系也真 正回到了初恋的甜蜜状态。
竹玲大姐的改变, 带动了一家人的学习。哥哥妹妹都在爱与陪伴中解决了自己多年的家庭问题, 年轻一代也加入了方子文化理想青年, 得到了很大的成长。
86 岁的老父亲说, 现在的家, 干干净净的; 孩子们的家庭问题也都消失了, 我真的很高兴, 很满意! 以前是我抱着孩子们长大, 现在是孩子们陪着我变老。
这就是理想家庭的模样。方子老师说,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地方, 比得上一个温暖的家。家庭是需要建设的, 家庭可以从日子型家庭, 到体面型家庭, 上升为学习型家庭, 乃至兴旺型家庭。一盏灯亮了, 全家都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