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讲需要珍惜时间的时候,总是提出了西方“墓志铭”的传统,提到了乔布斯总是让人们想这是你人生最后的时光你应该有的态度。非常可惜的就是中国人偶尔有点忌讳谈论死亡,就像乔布斯一样,感觉怪怪的。
但是好在有李开复的向死而生,他虽然谈论死亡,但他下场还不错。其实很多名人都在一定程度上谈论这些内容。比如王石,毛大庆,还比如我们的书记,其实大家都在一定的年龄段上开始认识这样的问题。特别是我父亲中风以后我也总是在思考类似的问题。
自己的身体确实出了很大的问题,嗅觉不灵不灵,用鼻子呼吸存在很大问题,背部的疖子总是让人难受,鼻炎,灰指甲,肥大的肚子,很快就消失的精神,总是睡不醒的状态,总是仍自己也感觉到是不是也到了向死而生的境地。父亲中风以后卧床让人非常难受,人在面对疾病的时候,没有人能够把握自己的命运。
我们要警醒什么,要做什么,要如何向死而生而生???
即使我们不谈论是否就会不滑向那个方向吗?
应该怎么办?
今天的时间坐标是2月14日,距离中国传统的正月十五还有一天。
我们在时空的位置还是要始终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