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暗时间》笔记

您好,今天向您推荐的这本书叫《暗时间》。

一,这是一本关于怎么有效思考,和利用时间去学习的书。同类话题的书籍还有李笑来的《把时间当作朋友》,还有丹尼尔·马科维茨的《精益工作法》等。为什么要选这本书呢?首先这本书里提到的暗时间是一个新慨念,一个以前一直存在但是被人们忽视的时间,被作者提出来并且得到作者的论证,这相当于是一项新的发现。其次,这本书里提到的一个点“切换状态时间“在平时生活工作中非常频繁使用,作者对这点的思考深入,最终发现减少切换状态时间,可以提高效率,这一点对于每个人,不管是上班族还是家庭主妇都是实用。

二,这本书的作者是:刘未鹏,就职微软亚洲中心的IT精英。这本书是他把自己博客中的文章汇编起来的一本书。主要讲了两个主要的内容,一个怎么了解和转变自己的固有思维方式,另一个是怎么去解决问题。

三,这本书的目录是:

什么是暗时间,

影响利用时间的原因,

怎样实现大脑的有效运转,

寻找自己的不可替代性和核心竞争力,这本书的逻辑结构是先从了解什么是暗时间开始,再分别找出影响时间利用的种种原因,在根据找出的原因对症下药给出解决方案,再到总结长期高效的运作方法论,就是一个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到总结经验的思路。

四,这本书学到的五个核心点是什么?

1,影响利用时间的原因:让理智大脑战胜情感大脑。

案例:明明看书和练习写作很重要,但偏偏就是被正在播出的电视剧《三生三世》所吸引?明明明天要交007班的作业了,但是还想拖延一会儿再做。如果有这样的时候,那就说明,这种时候都是你的情感大脑战胜了理智大脑。为啥有事情要做也会在情感大脑的控制范围呢?作者认为,理智大脑很聪明,情感大脑比较肤浅,两者交战之中,有点人理智大脑会赢,但是有的人就不行。

2,减少切换状态时间。大脑在一件事和另外一件事之间切换的时候,是需要时间的。

案例:我现在正在打字让我觉得有点累,于是我打算歇一会刷刷盆友圈。可能我工作了1小时只刷了10分钟贴子。但是你回到工作的时候,又需要15分钟重新进入工作状态。这样,你的10分钟休息,实际上浪费了25分钟。

3,偏见。其实就是找理由。

案例:你在工作遇到一点困难时,比如我写着写着实在就不想写了,这时会有一个很好的理由蹦出来了,比如说,有点感冒啦,还是要早点休息。这时其实就是情感大脑战胜了理智大脑的结果。

4,自己动手,坚持下去。这是作者的核心观点。有时候我们在遇到一些可做可不做的事情时,会不会自主的决定不做。比如当我们遇到复杂情况时,会选择捷径,虽然节省了时间,但是失去了自己把事情做的更快的机会。

案例:想吃糖醋排骨,学习做饭肯定上馆子吃麻烦很多。而且大多数时候,我们叫个外卖就可以了。但是我们费了力气学会了自己做饭之后,你可以吃糖醋排骨,还可以吃饺子。

5,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案例:本书作者的这本书就是平时记录在博客上的一些想法和灵感。工作的想法、遇到的困难都非常适合记录下来。作者总结写一个博客或者微信现在还可以选择微信公众号,简书等,有以下几个好处:

1,交到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2,帮助自己思考

3,教就是最好的学

4,讨论时最好的反思。

五,本书对日常生活有什么启示?

1,知道了平时情绪脑是如何和理智脑交战的,不能让自己失去理智。

2,减少切换状态时间在日常生活中频繁使用到,应对每一项具体的事情做足准备,将时间合理切块,一次使用一块,对陌生事情刚做时要记录时间,以备日后计划的更合理,可以更有效的减少切换。

3,自己动手做很重要,不要怕麻烦,一次投入后面的是长期产出,效率更高。

4,养成思考记录的好习惯。

潘恋银于20170706读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