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随着引导技术和教练技术的普及,场域变成了一个很火的词。今天,就让我们来聊聊场域吧。
首先,什么是场域?
场域是社会学的主要理论,它是关于人类行为的一种概念模式。广义的场域,是由社会成员按照特定的逻辑要求共同建设的,是社会个体参与社会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集中的符号竞争和个人策略的场所。
不过,这个定义太抽象,我也看得一知半解。但假如我们把它狭义地定义为在引导式培训里强调的场域,再用大白话来解释,就是Facilitator为了能让学员理解、认同、记忆,应用所学的知识或达成某种共识,而设计的的一个空间。这样就比较简单了。
其次,什么是好的场域?
这又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用我自己参与的感受来讲,一个好的引导培训场域是可以让人完全地投入,没有束缚,可以充分表达、汲取和贡献。在这几天的工作坊里,Cliff老师提到好的场域就是“房间里没有陌生人”,这让我想到了对场域的一个比喻,好的场域就像是“家”——安全,包容,温暖又有关联,带来更多的信任和打开,促进会议/培训效果。
安全——心里很踏实,放松,可以做自己;
包容——在家里是完全被接纳的;
温暖——家居细节产生的温度感;
关联——有家人和记忆感情的连接。
那么,我们用什么来创造好的场域呢?
首先是环境层面,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是指要考虑到教室的布局、光线、物品位置等,当然也有桌椅的摆放。一般我喜欢的工作坊布局,是有可以看到自然光的窗户,并且有围成圈的椅子,因为能很明显地感受到能量向中间的聚拢。不过这也不是必须,假如硬环境略低于预期,也可以靠软环境来弥补。所谓的软环境,更多是包括流程设计在内的一些细节准备,甚至是Facilitator在每个环节站在哪个位置,“说什么”和“怎么说”。来感受一下这三句话的不同:
“刚才这个环节,我们有什么不足?”
“刚才这个环节,我们哪里还可以改善?”
“刚才这个环节,下一次我们再做的时候,哪里还能做得更好?”
第一句的“不足”是一种否定。没有人喜欢被否定,当聚焦在负面影响时,焦虑情绪会被放大。第二句的“改善”看起来要好一些,但通常提到改善总会让我们习惯于外归因,为自己找借口开脱。第三句问“哪里还可以做得更好”,是一种认同。学员如果发现自己在这个环节里被看见了价值,参与度也就提升了。
其次是流程上的状态切换,这里就涉及到了对学员整体能量的把握,包括何时讨论、何时游戏,有时也要变换座位或分组,进行匹配。我理解的“匹配”,是说Facilitator要根据学员当下的状态,以及工作坊的目的来灵活调整议程。假如学员能量程度很高,需要适时压一压,假如能量低了,就要进行充能活动。在不影响对话流的前提下,Facilitator对流程的促进是可以让在场所有人都切实感受到“当下发生的一切对我而言都是有价值的。”
再次是连接——在工作坊之初,我们会构建关系与规则。这里,我就会想到Cliff老师在教我引导技术时,问过的一个问题。我们都知道ME-WE-US这个工具,然而当时Cliff老师就问,你们想想,为什么是ME-WE-US的顺序呢?
独立思考->小组分享->全体反馈与澄清,这个看起来那么“理所当然”的工具,背后存在的底层逻辑支持是什么呢?当时,我们非常好奇地进行了探索,最后发现,东方文化的含蓄,以及人类本性里防御和习得性无助,都无法让我们在短时间里自在地表达想法。另外,社会心理学还提到过“社会懈怠”,指群体在一起完成一件任务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任务时偏少,主要是因为个人在群体活动中的责任意识降低,被评价的焦虑减弱,因而行为的动力也相应下降。所以,ME-WE-US就是一个把社会心理学作为理论基础来使用的工具。独立思考是让每个人在群体活动中的努力和成果量化,而从小范围开始的分享,听到他人的声音,来验证并促成自己的想法更完善,则是一个很安全的过程。
最后,好的场域是用来转化一些效果的。个人在孤单的情境中,获取的信息来源往往很少。好的场域促进了互相点燃的过程,使个人能跳出无形之间给自己预设的框架,更全面立体地看待问题。毕竟,当我们把注意力放在“不想要的东西”上,往往就会有担心和焦虑——“啊呀,我是不是跟大家不一样?”
“温柔的坚持”是Cliff老师对Facilitator角色的概括。追其根本,是Facilitator通过自有的人格魅力,秉持着好奇心和亲和的中正立场,带给整个空间的最有力的场域。真的很期待我们都能用心去促成这样的对话流,所激发的表达与互动,产出远远超过我们所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