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仁先》读后感

中午吃饭的时候,打开一篇文章,刘亚洲写的《王仁先》。老挝战争时的一等功烈士。上前先前,谈了五年的女朋友写了分手信,未婚的战士,谈恋爱的基本都收到了分手信,姑娘们想的是,战场上牺牲了还好,要是缺胳膊断腿该怎么办,为了避免道德谴责,遂先分手。无意谴责姑娘们,只是心疼战士们,为了包括姑娘在内的平安,他们用生命在守护国门,上战场,他们面临的是生死搏斗,最需要后方的支持,此刻却被最心爱的人釜底抽薪。其中一位指导员,遗体抬下来时,受到了未婚妻的分手信,连长当着所有官兵的面,在指导员的遗体旁大声读分手信。这段文字,不忍读下去。
王仁先是干部子弟,人长得高大英俊,25岁。被房东阿岩看中,王仁先拒绝。在战争命令下达后上战场的前一天晚上,该发生的,都发生了。如果就此上了战场,牺牲了,这事也就无人知道,没有牺牲,故事另写。只是第二天推迟了,又过了好久才迎来战争。他们东窗事发,阿岩是一个敢爱敢恨的热血女子,从文章中看出,王仁先并不爱她,只是生死一线的人,性是安慰剂。重点是人们对这件事的态度,降级,看不起王仁先,看不起阿岩嗤之以鼻的那种。不过现在懂了,那种嗤之以鼻,是心里想要但是得不到的一种道德制裁,如果连道德制高点都不占的话,他们如何面对战争?如何面对与自己一样要上战场的人能够独享性的盛宴?一切的不屑,只是不甘而已。因为王仁先牺牲后,他们不敢看阿岩的眼睛。当给王仁先上报一等功未获批的时候,连队的哗然已经说明了一切——出征前,没有性的机会,可能意味着终身都没有了;王仁先获得了,所以他们嫉妒,他们要报复。当他们活着回来,性,生命都拥有,王仁先牺牲了,他们占了上风,因此不再嫉妒他,反而同情他,甚至也有些惺惺相惜的感觉。领导不批,甚至说“这样的人怎么值得获战功”“这样的人哪里值得写,连里的英雄那么多”。领导一直高高在上,没有生命风险,有老婆孩子,有无穷无尽的性,他们会看不起那些为了性而受处分的人,因为他们不缺,就像有钱人不了解没钱的人去偷钱吃饭的意义,他们会认为那是道德堕落,对于道德堕落的人,哪里配嘉奖,哪里配采访。领导们没有战士们反省的机会,因为在王仁先牺牲前和牺牲后,领导的角色没有变,一直处于高位,不像战士从弱势群体变成了强势群体,他们就有了体恤,同情的资本了,领导们连这个资本都没有,真的更加可怜。
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甚至哭出了声,饭是没法继续吃了,真的一种情绪挥之不去。或许今天让我读到这篇文章也是天意。
中午,做好了《情绪与生机》的课件,通过做课件,明白了立志必须立下与天道一致的志向才是真志向,而天道是“以其无私而成其私”“天下为公”。想起一年多前给孩子填志愿,没有任何考虑的,送他去了军校。从来没有思考过上军校意味着什么,或者潜意识在逃避,不想那些事情,唯一的感受是他在那里纪律严明,不浪费时间,对他的成长有利,时间不自由,春节也不能回家,好在家里还有一个小的,整天忙着,也没当太大的事情。今天这篇文章,让我第一次面对一个现实,军人不仅是牺牲了个人的时间,牺牲了和家人团聚的自由,他们还会面临恋人的离去,还有生命的不自主。通过读《阴符经》也明白了,所谓天道,就在于利他,身体只是一个载体,最终需要超越的是灵魂,有的人活了一百岁,灵魂变得更加污浊,王仁先只活了25岁,却实现了灵魂的超越。在生命面前,性不值一提,在灵魂面前,生命不值一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久违的晴天,家长会。 家长大会开好到教室时,离放学已经没多少时间了。班主任说已经安排了三个家长分享经验。 放学铃声...
    飘雪儿5阅读 12,193评论 16 22
  • 今天感恩节哎,感谢一直在我身边的亲朋好友。感恩相遇!感恩不离不弃。 中午开了第一次的党会,身份的转变要...
    余生动听阅读 13,587评论 0 11
  • 在妖界我有个名头叫胡百晓,无论是何事,只要找到胡百晓即可有解决的办法。因为是只狐狸大家以讹传讹叫我“倾城百晓”,...
    猫九0110阅读 8,593评论 7 3
  • 彩排完,天已黑
    刘凯书法阅读 9,758评论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