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记录(九)
从“道听途说”到正确的言论说起
上次听课,是周老师讲《穿井得一人》,他的板书,出现“道听途说” 这个词,下课的时候,我问他,道听途说可不可能听到的是正确的言论?
周老师笑着说,这个词通常用贬义,是无根据的传说的意思。
我脸一红,想:还老师,提这么low的问题,真是差得很。
回头查了百度百科:
道听途说,出自《论语·洋货》,原文:“道听而涂(途)说,德之弃也。”意思是指在路上听来又在路上传播的话。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它的近义词有:小道消息、捕风捉影、海外奇谈、齐东野语、听道途说。反义词有:言之有据、有根有据、言之凿凿。百科还比较了“道听途说”和“街谈巷议”的区别,前者表示听到了还作传递,后者着重在议论,不在传递,其中还有谈是说非的意味。
我想,这样的功课,真是做少了,否则,那天,回答一个高二的孩子的问,我就会更有底气。是同学的儿,在巴蜀读高二的娃,微信问我,加点成语的使用,哪个是错的:有“横七竖八”“长歌当哭”“一挥而就”“风华正茂”,我愣是看了半天,忆起了“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还搜了百度,才终于给他说了我的理解,是“于先生赶着去上班,突然发现停在消防通道外的三辆轿车的玻璃被砸了,车内被翻得横七竖八”这句错了。“横七竖八”虽然和乱七八糟近义,形容纵横杂乱,但一般不会形容没得秩序没得条理。
今天,又听课,是四字词语的理解和造句辨析。又有几个词语,多亏周老师提醒,我留了意:
它们是“不求甚解”“”油然而生“骇人听闻”“不可救药”……几个词语。
“不求甚解”指学习的一种方式和方法,是只懂大概,不求深刻了解。同时,它也是一种读书的方法,是对书的内容做大致的了解,因为不是所有书都有时间或有精力或都有必要熟读精思细看下去。
“油然而生”指的是不由自主地产生了某种思想感情,一般不是萌生出了什么恶意。
“骇人听闻”指的是社会上发生的坏事,性质不一般,后果很严重、影响很恶劣。
而“不可救药”一般用比喻义,“某某病重得无可救药”这种表达一般不取。
还有“麻木不仁”,也是这样,不能像有的娃儿想的“他的脚麻不不仁”用本义。……
真是很好的一堂课,我也更知道了自己和优秀的语文老师的差距。
附错误的造句几例:
我和我的闺密真是油然而生。
今天真冷,冷得我麻木不仁。
春天到了,草地上的花真是花团锦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