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故事打破“知识的诅咒”

——《好好学习》、《让创意更有黏性》读书笔记

记笔记的目的是消化书中的“知识”,把书中的“重点”一条一条列清楚,看起来既舒服又有成就感。但是,最近读到的两本书《好好学习》和《让创意更有黏性》,让我有了醍醐灌顶的感觉,原来之前的方式是如此“简陋”。

看书时用笔划下重点,然后誊抄出来,美其名曰“读书笔记”。这种方式像极了上学时课堂上记的听课笔记,看似认真,实际上只是空洞的重复。没有知识的联系,只是只言片段式的记录,这是对知识的“诅咒”。

《好好学习》中重新定义了“知识”的概念,它是能够改变你行动的信息。只有信息对你的行动产生了“能动作用”,才能够叫做知识,否则只是信息“流水线”上的“垃圾”。现代社会中如何从“信息泛滥”中解脱,聚焦真正有用的知识,是一个非常值得反复思考的问题。

《好好学习》介绍了一整套提升学习能力的方法,即反思、练习、记录。坚持做下来,一定会有收获。其中举出了曾国藩打仗的例子,说它是“结硬寨、打呆仗”。下死功夫,不急于求成,说的都是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这让我又记起柴静给《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序言中说曾国藩的成功始于两件事,“不讥笑人”、“不晚起”。要做到当真不易。

打破“知识的诅咒”

打破“知识的诅咒”是让创意具有黏性,具备简单、意外、具体、可信、情感和故事的原则。

“核心观点眼镜”

戴上“核心观点眼镜”,来收集筛选具有黏性的创意,一个好的故事。

“下周四不上课”

诺拉·埃夫龙的新闻入门课上出人意料的新闻导语,鲜活真实有意义,“真是让人屏息。”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无为居士_f521阅读 1,072评论 0 1
  • 一个尴尬的位置,不上不下的,创业板还没死透,芯片,5g感觉还没到位,说拉不拉的。昨天挣得钱今天亏了。。gg,自己想...
    巴克萌萌哒阅读 1,222评论 0 0
  • 东阁闻书香,西剪烛窗,一朝各半愁断肠,天涯两茫茫。两茫茫,恐寄遥思到月光。几生迷惘,一念思量。 晓风翠竹凉,云暮松...
    苏月寒阅读 96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