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直在空闲时间追《知否》,以我看来真是部良心剧(当然我看过别的网友写过里面有点乱用成语),我比较看种的是里面的人生百态,像极了我们的人生,有几点值得参考。
一韬光养晦,爱恨分明
明兰从小小娘去世,得到祖母的庇拥下,还得藏拙守愚才能平安长大。在祖母的推荐下掌家以后,也把家打理的井井有条,还利用大娘子收拾了几个耳目。
得知自己的小娘和弟弟死无林小娘之手,她先试探父亲对于小娘之死有无查证之心,可父亲表示逝者已矣生者如斯,根本不想再让盛家有动荡。
她得知伯爵夫人对她的相中之心,也暗示墨兰自己也想嫁进豪门,墨兰母女不择手段,不顾盛家脸面,与伯爵六公子私会。盛老爷与林小娘决裂,并且待墨兰成亲之后,将其打伤,林小娘不治身亡,明兰报的杀母之仇。
二:爱情里也努力争取过,如若还是求而不得,就忘却过去。
世界上有种缘份叫:有缘无份。小公爷与明兰两情相悦,奈何他的母亲平宁郡主百般阻拦,随后小公爷被嘉成县主看上,小公爷与明兰都努力挣取过。
小公爷被县主父母邕王夫妇用齐家和明兰的安全逼迫,不得已娶了嘉成县主。
明兰伤心不已,但是伤心完以后日子还是要继续下去。她说的一句话我觉得特别的适用:眼睛是长在前面的,所以我们要向前看。
其实,生活中何尝不是这样,有的女孩失恋就不想活了,断然不值。像卫小娘对小明兰说过,活着最重要。除了生死,所有一切都是小事,都会过去。
三,父母对待多子女做到一视同仁。
孔嬷嬷是盛老太太的故交,宫里服侍过嫔妃,被盛老太太请来教盛家三姐妹礼节,在如兰与墨兰闹的不可开交以后,孔嬷嬷板打了三姐妹,顺道收拾了白莲花林小娘。孔嬷嬷打明兰时说:一家子手足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兄弟姐妹打断骨头连筋,本来就应该相亲相爱。
她也对盛肱也是耳提面命,提醒他,在一个多子女的家里,对待子女要一碗水端平,不偏不倚的。就不会有人恃宠而骄,也不会有人逆来顺受。这样才能家宅安宁。
我觉得也可以用在工作上,在正常情况下,领导对自己的同事下属也应该是一视同仁,这样工作才能更好的开展。
四,心存善念,莫要加害别人。
林小娘不得善终,与她自己有关,如若她不去害明兰的娘,也不会落得如此下场。相反,皇帝宅心仁厚,所以有人愿为他赴汤蹈火。身为皇帝本身就是万人之上,而且他一句话可以要了任何人的性命。
人常说看一个人的品德,就看他(她)怎么对外社会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对领导同事尊重和睦,可是对下属或者是底层劳动人民,恶语相向,耀武扬威,真小人也。其实生活中白眼狼毕竟不多,大多数人还是正常的。而皇帝确实难得的仁君,所以在他危机关头,得小宫女人以命想报,冒死送信,顾二叔救驾也有这原因。
五,看一个人先看他的最底。
明兰与贺家公子本已谈婚论嫁,奈何中途杀出了曹表妹,导致明兰与贺公子婚事作罢。他表妹哀求贺公子纳她为妾。
她为什么笃定贺弘文会答应,因为贺弘文的底线是心软,明兰对盛老太太说过,孙秀才的底线是无耻,而贺家哥哥的底线是心软。他姨母一家知道贺家的身份人品,闺女嫁给他肯定不会吃亏,所以死劲赖上他。小公爷被迫娶嘉成县主,亦是如此。
倘若小公爷与贺公子像孙秀才一样,做父母的断然不会把女儿们“赖”给他们。
当然,我不同意对待好人,就死皮赖脸。好人,我们以好对之。如若不能,至少不要伤害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