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3个行之有效的文章修改方法

大作家海明威说过,一切初稿都是某种动物的排泄物,说得简单粗暴。

是的,谁可以保证文章一写出来就是金口玉言、无懈可击,完美无瑕?连大作家都需要经过多次修改才可以最终成文,何况我们这些普通人呢。

如何“变废为宝”,让垃圾变成金子,这里就涉及到了修改文章的技巧。


(1)先搁置上两天,或者请亲朋好友阅读提意见

在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时,你必定还是停留在“思绪满满”“激情四射”的写作者情绪中,而且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如果可以的话,先搁置一两天,等心绪已经平静了,再翻过头来,以“旁观者”或说“批评者”的角度来看自己的文章。

不过新媒体文章具有时效性,热点文更需要及时发布。没有多余的时间修改文章,可以在完成初稿后,休息10—15分钟,再修改;或者将文章先发送给亲朋好友阅读,请他们提意见,再进行审视。

总之就是完成从“作者”到“批评者”的角色转换。


(2)先“大”后“小”,先整体后局部

修改文章是有技巧的,需要按照先后顺序来进行。

首先,要从整体上去思考:主题是否明确?选择的素材是否切题?逻辑是否清晰明确?

其次,才是从细节上去查看和修改:用词是否精确?标点符号是否运用得当?有没有错别字?

这两个关键的顺序请不要颠倒。假如你先修改了文章的细致末节,耗费了时间,回头一看,选择的素材居然不切题,是不是前面的功夫就白费了?

那么掌握修改的先后顺序,也是很重要的。


(3)文章要“顺口”,多读几遍

我们“看书”或者“看文章”时,其实都是在心里默读。

为什么我们会说一些文字“朗朗上口”“清新流畅”,都是因为在诵读或默读的过程中,文字的流动激起了我们心中的美好感觉。

所以,就需要使文章通顺优美,使其“耐读”,就如相貌美丽的人“耐看”一样。

如何“耐读”?那么作者在写好后就应该多读几遍,看语句是否通顺、是否流畅,是否优美。

最好是读出声来,通过声带的振动感觉读音是舒适还是不舒适,句与句之间是否衔接自然。标记出有困惑的地方,再进行修改。当然,条件不允许的话,默读几遍也可以。

总之,“多读几遍”也是修改文章的重要技巧。


亲爱的读者,在这里我只是笼统地介绍了一下。关于修改文章的技巧,您有什么要说的,欢迎留言。


图片来自网络,侵者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