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日读《浪潮之巅》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正好又是周末,于是给自己设定了一个小目标:今天必须要看完一本书,这本书就是吴军博士的《浪潮之巅》。

我每看一本书,都会有做笔记的习惯。怎么做?关上书本之后,脑海中最难忘的是什么,内心还在激动的是什么,联想到的是什么,这些内容就是我的笔记。以前我曾整句整句抄下来,后来发现那些终究要还给作者。如同我们的职业发展,当我们在一个很牛的公司里,显得公司里的每个人都很牛,可实际上呢?那些只是浮云。只有当我们离开了自带光环的平台,我们身上还留下什么,那才是我们的真本事。

《浪潮之巅》,给我留下了什么?就分享印象最深的两点。

首先是让我认识到,即使作为一家技术见长的公司,商业运作的重要性也不亚于技术本身。拿各领风骚数十年的微软和Google为例吧。微软的盖茨,可谓商业奇才。这里举两招。第一招,空手套白狼。大名鼎鼎的DOS,居然是盖茨买来的,转手就加价卖给了IBM,而且只卖使用权,版权仍在微软手上。第二招,更厉害,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还是在和IBM合作中,双方谈妥合作开发OS/2。盖茨表面支持,可背地里又搞了一套Windows。终于Windows 3.1的出现,彻底垄断了整个操作系统市场。后来盖茨在和Sun合作推广Java时又故伎重演。表面上是双赢的合作,实际上微软自己边研究JSP,边山寨出ASP针锋相对,利用操作系统的垄断地位又顺势打压Sun。Sun自然不服向法院提出诉讼。四年以后,官司是打赢了,市场也早没了。再说Google,Google最大的本钱无疑是搜索和广告。但当初这两大业务的第一桶金,是从雅虎和美国在线身上挖出来的。Google当时还只是个不起眼的公司,也没有成功的客户案例可以拿出手,要说动客户必须要有高超的销售技巧,而负责这两笔业务的就是现Google首席商务官科德斯坦尼。

印象第二深的是一条行业定律,叫诺威格定律。说的是一个公司在行业的市场占有率达到50%,业绩就不可能翻倍了。乍看这不是一句正确的废话吗?细细想来,还真是颇有意义。比如很多上市公司,在原有的细分行业中,已经做到了第一。接下来要继续发展、提高股价,光凭稳守家业谁都知道是不够的,必须发力新的业务增长点。可道理简单,做起来却很难。因为老业务还在赚钱啊!老业务为公司贡献主要收入和利润,其负责人在公司内自然就会有极大的话语权。新业务必然要度过一段摸索期,必然无法贡献利润,如果要争夺公司的宝贵资源,正常情况下根本就不可能争得过。更何况成熟的公司都容易产生部门墙,所以必须要在组织结构上进行重新设计,将新业务团队单独对待。这种执行方法,和杰克韦尔奇的《创新与企业家精神》如出一辙。

很幸运,我所在的行业,也可能会引领新一波的浪潮,至少也是会跟随浪潮。作为其中的一份子,我深感兴奋与骄傲。夜已深,新的一周,全新的挑战等待着我。晚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帝国的余辉:AT&T AT&T 本来有两次绝佳的发展机遇,2000 年前后的网络革命,和从九十年代中期延续至今的无...
    幻无名阅读 1,399评论 0 1
  • 《浪潮之巅》读书笔记 一、AT&T公司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由电话之父亚历山大·贝尔于1877年成立,成立了史上最大...
    风之谷的煤煤球阅读 617评论 0 1
  • 挑战者:Google 公司 当上世纪90 年代末的互联网大潮席卷硅谷时,还在学校读博士生的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
    幻无名阅读 1,151评论 0 1
  • 风的追逐是为了一个妄想的遥远, 你的停留未必是因背向的无奈, 复杂的孤独是我的回应, 不再缠绕的假意, 或是最后余...
    浮生呵阅读 148评论 0 0
  • -序- 我们每个人大多会经历一次高考(土豪家庭送出国念书的除外),也大多会在中学时期情窦...
    Alice雯雯阅读 3,242评论 27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