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PU主要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运算器负责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也就是对数据进行算数运算和逻辑运算;控制器负责对程序所规定的指令进行分析,控制并协调输入,输出操作或对内存的访问。
2.计算机虚拟内存最大容量取决于计算机地址位数。
3.线性链表的存储单元是任意的,即存储空间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不连续的。
4.每进栈一个元素,top - 1;每出栈一个元素,top + 1。
5.二叉树中的叶子结点数 = 度数为2的结点数 + 1
6.对象具有封装性,是属性和方法的封装体,对象间的通信是靠消息传递,一个对象是其对应类的实力。
7.软件应首先满足用户的功能需求。
8.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①数据模式定义;②数据存取的物理构建;③数据操纵;④数据完整性、安全性的定义与检查;⑤数据库的并发控制与故障恢复;⑥数据的服务。( 数据库和网络中其他系统的通信( × ))
9.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关系数据库中的插入,删除异常及数据冗余问题。
10.关系R1与关系R2得到关系R3的操作是等值连接。
11.Java为移动设备提供的平台是J2ME。
12.Java语言使用的字符码集是Unicode。ASCII是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字符编码。汉字编码及国标码GB2312。
13.Java中方法的命名规范约定为遵循驼峰命名法:第一个单词首字母小写,后面的每个首字母大写。
14.Java中有单精度float类型,双精度为double类型。
15. Java中 && 属于逻辑运算符。
16.当“ + ”两边为基本数据类型时做加法操作,任意一边为字符串类型时做拼接操作,做拼接操作时数据类型自动转换成字符串类型。
17.“ ++ ” : 在前时,先自身加一再赋值
在后时,先赋值再自身加一
18.x%10 取余的意思。运算符两边的运算对象都是整数,表达式的值也是整型。
19.跳转语句 : break ,continue, return。
20.continue作用为满足条件跳过当次循环,进行下一循环 。
21.public void F(){}。
22.抽象方法必须用abstract关键字修饰。
23.Java中对构造方法的定义为:方法名必须与类名一致,没有返回值且不用void表示。
24.若希望类定义中的数据成员被该类所有的对象共享,则需要用到的修饰符是static。
25.面向对象是指以对象为中心,解析,设计和实现应用程序的机制。
26.类Exception是所有异常类的父类。
27.String.类中的equals()方法比较的是字符串内容是否相等,不相等返回值为false,相等返回值为true。
28.数组中有length属性。( 在数组中,无long,width,wide)
29.类ObjectOutputStream的构造方法为ObjectInputStream,参数为一个输入流。通过ObjectInputStream实例化对象。
30.流对象在使用时会占用系统资源,不用时将流对象关闭释放资源。可以调用流对象的close()方法释放资源。
31.ByteArrayOutputStream、ByteArrayInputStream、StringBufferInputStream类可以直接访问内存。用ByteArrayInputStream可以从字节数组读取数据,ByteArrayOutputStream可以向字节数组(缓冲区)写入数据,这两个类对于在内存中读/写数据是十分有用的。
32.在构件类的方法中,paint()方法是绘制构件,setSize()方法是设置组件大小,getSize()方法是获得组件大小,repaint()方法是重新绘制构件。
33.ActionListener属于监听器接口,一个类要实现一个接口必须用关键字implements。
34.对点击按钮操作所产生的事件进行处理的接口是ActionListener。
35.setTitle()方法为设置窗口标题。
36.Java中线程模型包括:虚拟的CPU,程序代码,数据。( 操作系统的内核状态与虚拟机的状态有关)
37.start()是Thread类的方法,Test类不能调用。
38.如果线程正处于运行状态,则他可能到达的下一个状态是可运行状态,阻塞状态,终止状态。
39.synchronized线程锁,进入这个关键字修饰的代码同一时间只能有一个线程执行,线程可以同步同一个对象锁来调用notify()。
40.在Applet的init()方法被调用后,接下来最先被调用的方法是start()。
41.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无参构造方法:this()。
public class Java_3 exrends JApplet;
public void init()
contentPane.add(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