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几个小伙伴,做了 4 次关于“聆听”的训练
我现在的感受好极了,有多好呢?
经过 2 小时的训练后,我又拉小伙伴进行了一轮训练,然后现在快1点了,不想睡觉,只想码字... ...
当我们探讨教练技术中的聆听的时候,我们首先要知道:
一、好的聆听是怎样的?
L3 和 L4 是较好的聆听状态;
L1 和 L2 是大部分人比较惯常的聆听状态。
举个栗子
小伙伴:我想为我的课程做一些优化,要是能设计的更好就好啦,就像XX老师的课程,逻辑很清晰啊,感觉就很棒!
L4 我们可以听到:当说到“清晰”的时候,她的能量提高,情绪高涨,背后能感受到她对于优化课程,有期许
L3 我们可以听到:她说了很多,有现状的部分,有期许的部分,有观点的部分...
L2 我们可以听到:对于一个事的陈述
通过不断的锻炼聆听,我们会站在 L3 或 L4 听到更多,更深。
二、怎么训练更好的聆听?
知识点简介:3F 聆听
聆听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区分对方内容中的“事实”、“感受”和“意图”。
举个栗子
小伙伴:我想为我的课程做一些优化,要是能设计的更好就好啦,就像XX老师的课程,逻辑很清晰啊,感觉就很棒!
事实:做课程
感受:说到“逻辑清晰”,她感觉很棒
意图:期许能做更好的课程
三、教练过程中,有什么聆听的坑要躲避?
(注意:以下内容更适合教练 以及 教练技术沟通的场景)
关于自己:
谨记:五大原则
建立亲和
保持住自己的能量,尽量不受影响
尽量不要给负面的词汇不要评论:太棒了,也是个评论
放下自己:没有听到问题,直接去问就好了
保持中立,不做判断,如:我听到你的情绪有一点点变化
沟通流畅,自然
抓关键词,价值
反馈细致,为对方赋能
问意图的话术:你想要什么!?你有什么期待?
反思
主动要求反馈,用反馈给对方赋能
厘清流程
3个WWW换1个EBI,尽可能多给WWW
精准的识别,找到WWW和EBI
不要给资源
带着好奇心去发问
坦诚和直接的沟通
可以适当的调整控制谈话的走向:我们先确定我们聊的范畴...
口头语,语气词,表情,适度而不过度
度量尺问题
不断厘清和区分
客户说的太多,可以建议客户用一句话总结
高情绪、高能量词汇的抓取
亲和力的笑容
把自己听到的感受反馈出来,和客户确认
你有什么想分享的,是一个好问题
区分 意图 和 目标
注意自己的第二层聆听
咨询和教练的区分
更直接,精准反馈才是价值
关于客户:
原则一:客户都是OK的
原则二:客户拥有充足的资源
原则三:客户会做出当下最好的选择
原则四:客户总有正向的意图
要尽量给用户空间
帮客户建立觉察
给客户身份层次上的嘉许
关于特殊情况:
蒙住,是教练过程中,一个常见的情况
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不用自责,因为这个问题是每一个教练都必经的小插曲。
遇到这个情况,注意自己的情绪和能量,尽量稳住;
如果没有听清或听到用户说什么,可以直接发问,注意保持好奇心;
如果用户不想表达,或拒绝表达,也可以直接询问是否需要继续交流,或交流什么?
实在蒙住,不知道如何交流下去,可以直接坦诚表达自己蒙住了,可以提出暂停,或者让用户提出想聊的话题继续交流。
本质上,在聆听中,总结为一条原则:放下自我,好奇对方。
当然,交流中,随时提醒自己《五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