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完美主义成为亲密关系的负担
大家好!
适度追求完美,对人际交往也有着很大的帮助。一段亲密关系的质量,通常取决于双方在多大程度上持续努力、改进和优化这段关系。而这个过程,与对方是否完美无关,可人们往往会忽略这一点,并一次又一次地强迫对方做出改变,结果适得其反。
要知道,无论是谁,都有不完美的一面。我们不应该用心中对完美主义的执念,去绑架和折磨对方。接受对方本来的样子,才能真正收获一段良好的亲密关系,进而体会到生活的美好。
正是那些不完美的人,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调味剂,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是快乐。
一、亲子关系
有的人为了成为完美的父母,看了很多书,也模仿了很多他们内心所认为的优秀父母。
比如,他们看到一些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不需大喊大叫,只要抛给孩子一个严厉的眼神,再灌输些大道理就行了,就也尝试这样去做,结果完全起不到作用。他们不知道,对一个孩子来说正确的教育方式,对另一个孩子可能并不适用。即使是双胞胎,使用完全一致的教育方法,也会出现千差万别的效果。
所以,你眼中的完美父母的教育方式,并不是真的有多完美,只是适合他们自己家的孩子而已。这个世界,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完美的父母,当然也不会存在什么完美的孩子。
而我们之中的大多数人,总是在苛求自己掌握“完美的育儿方式”,然后养出完美的孩子。当孩子健康时,他们希望孩子成绩好;等孩子成绩好了,他们又渴望孩子拥有某项才艺;当孩子把才艺练好了,他们又想让孩子变得更孝顺、听话等等。他们只想要完美的孩子,却不允许孩子出现缺点或不足。
在生活中,这样的父母比比皆是。要知道父母一意孤行,强制用“完美”来约束孩子,只会让孩子变得不快乐,离自己的期望越来越远。
实际上,有比只追求成功、过度的完美更让人快乐的方式,那就是培养一个懂得接纳自己的缺点,用恰如其分的完美去获得幸福的孩子。
父母可以陪在他们身边,也可以制定规则去指导他们,但要让他们学会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如果他们需要建议,就给他们一些建议;如果他们可能犯错,就让他们犯错。让孩子在试错中学习,一样能够获得成长,哪怕他们做得不够完美,至少不会再备受煎熬,还能体会到幸福感,何乐而不为。
二、夫妻关系
每个人都想拥有一个爱自己,永远在身边支持自己,还不会和自己吵架,一辈子都能在一起的伴侣。
比如,男人想找貌美如花、身材傲人、温柔体贴的女人,女人则想找帅气逼人、浪漫多金、顾家且呵护自己的男人。说白了,大家都想要拥有一个能够“完美匹配”的另一半。
可生活毕竟不是童话故事,童话故事能够以“王子和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为结局,而你们初识的完美滤镜却只能被现实所打败。
没有谁是完美无缺的,这就好比很多人喜欢吃榴莲,却无法接受它的臭味;都知道河豚以鲜美闻名,可处理不当就会食物中毒;即使是被称为神果的牛油果,单吃起来也有股无法形容的肥皂味。
看似光鲜亮丽的“完美”,背后都隐藏着“不完美”。而在一段亲密关系中,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就像爱和关怀一样不可或缺。你能够接受对方的“不完美”,努力建立和维持让人愉快、满意的亲密关系,这样的感情才叫做“完美”。
原来,正是彼此间的差异才造就了两个人长久的幸福关系。烟火气的佟志洗掉了文丽的清高,让她更接地气。而文丽的文艺气息,也感染了佟志,使他们的生活充满了情趣。
你看,处在亲密关系中的两个人,如果能够把注意力放在如何解决彼此的差异点上,而不是苛求对方做出改变,就能更好地改善这段关系。
正如电影《哈尔的移动城堡》中所说:爱,不是寻找一个完美的人,而是学会用完美的眼光,欣赏那个并不完美的人。
为了使彼此相处得越来越和谐,坠入爱河的两个人应该怎么做呢?
作者认为,伴侣间要保持自己的个性,赢得对方的尊重和喜爱,同时创建并扩大双方共同点的交集。陪伴和支持对方是肯定的,但也要在适当的时候提供建议,帮助对方做出正确的决定。要知道,如果我们只看到伴侣的错误和关系中不完美的地方,始终关注关系中的消极面,就会不自觉地放大这些消极面,进而忽视积极面。
爱情里最可怕的,不是对方是什么样,而是你自己内心中的不满足。
热恋中的男女也好,走进婚姻的夫妻也罢,用恰如其分的完美看待这段关系,直面彼此的缺陷,你也能成为并拥有让别人羡慕的神仙伴侣。
三、朋友关系
之前我们已经说过人是群居动物,那就免不了社交。每个人都喜欢与和自己相似、有着共同爱好的人相处,因为这样,彼此能够更快地在精神上和情感上产生共鸣。
你会发现,自己的朋友圈一直遵循着这样的规律。你在主动选择适合自己的人, 而当你的发展程度与他们不一样时,你又会在不知不觉中和另一批人走得更近。也就是说,朋友的构成会随着你的改变而改变。这也是为什么励志演说家罗恩说“你是与你相处时间最多的五个人的平均值”的原因。
正如拥有完美爱情一般,每个人也想要拥有完美友谊,那什么样的友谊才称得上是完美呢?这取决于你们对友谊的期望,可这本身就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有的人希望朋友能一直陪在身边,当自己遇到问题时,朋友甚至会改变自己的日程来陪伴自己;有的人则认为朋友间不需要常常见面,只要彼此互相信任,就算很久不见也会一样亲密无间。
你能说这两个相反的答案就一定是哪个有错吗?不,他们谁也没错,他们只是以自己的需求而非他人的期望为导向在寻找内心所认为的“完美友谊”。
所以我们说,能否维系一段良好的友谊,关键在于彼此能否接受其他观点、意见并尊重对方的看法。换句话说,一段友谊变糟糕的原因不在于对方,而在于我们自己。
敢于直面友谊中的缺憾,不去奢求他人适应你对友谊的期望,用恰如其分的完美去构建友谊,你们的友情才会变得更加牢固。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拜拜~
摘录《恰如其分的完美》于书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