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胖的《罗辑思维》、吴晓波的《吴晓波频道》、以及马末都的《观复嘟嘟》和高晓松老师的《晓说》等自媒体平台以及网易公开课、MOOC、腾讯课堂等企业平台的出现,为我们通过上网汲取知识营造了一个看似很完美的大环境。在如今这样的互联网背景下,通过上网只有我们想不到的内容,不会找不到我们想要的内容。所以,我们通过上网汲取的知识广度和深度能让我们避免浅薄吗?
据不完全统计在2015年全球网民每天仅花在社交网络上的时间就已经为1.77个小时。作为90后,刚好搭乘上互联网的早班车,这么些年下来,我们习惯了网络的存在,习惯了不懂就去上网查相关信息、进一步来获得答案。尤其在近几年随着智能机移动端的普及,我们每天花在网络的时间早已经超过了睡眠时间。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很多年轻人而言,每天花在网络上的时间有时候高达10几个小时。
我们正在把很多事情的学习过程慢慢从线下转移到线上,比如:阅读、教育、培训等等。阅读方面有很多互联网公司研发了各式各样的阅读APP,还有亚马逊的kindle。互联网确实带来了无尽的方便,让信息的流通可以跨越时间、甚至跨越空间,为我们获取世界各地的信息提供一个特别好的链接。我们开始把生活的重心也放在互联网上。工作、生活中遇到问题,我们首先得就是去百度或者google搜索、去知乎发帖。
但当我们去百度搜素某个问题的答案时,出现的结果并不是唯一的,同时系统还会随机推荐一些与自己问题相关的链接,来获取我们眼球的注意。所以现在很多时候,我们在上网浏览信息时,总是习惯性的同时打开好几个窗口,有时还会开着聊天工具。可能本来是想查询“南怀瑾”这个人,但最后我们的注意力却不知道什么时候留在了淘宝购物的页面。让我们浪费了时间又没有收获,有时候不得不草草阅读几个页面,找到一个似是而非的答案。
相似结果的推荐伴随着一个个超链接,很容易让我们很多人从一个页面跳转到另外一个页面,很少能在任何一个网页停留过多时间,页面随着鼠标滚轮上下翻飞。同时在网上阅读,相对于长篇大论,我们可能更倾向于微博的140字的短小精悍亦或是一些故事情节很吸引人的文章。上网阅读,让我们习惯了碎片化,习惯了短平快,慢慢开始厌倦专业性比较强的文章或者比较烧脑的文章。但这些烧脑的文章却常常是我们最需要去阅读、最需要来沉淀我们的知识的源素材
就像尼古拉斯·卡尔的《浅薄:互联网对我们的大脑做了什么?》一书中所言,搜素引擎正在让我们变得越来越傻。上网搜素,让我们变得依赖,变得懒于动脑思考,觉得有什么问题,一搜索就可以解决,就不愿意去记很多有用却枯燥的东西。但有个问题:我们脑容量是始终存在的,它不像U盘一样是可以空着内存的。我们的脑内存是自己扩充的,而且只有有信息进入耳朵并让我们大脑产生了思考,就会有脑容量释放,脑容量的释放则意味需要信息的填充。这些信息可以是八卦新闻,娱乐周刊,也可以是孔孟之仁,老庄之道,或者佛家的善。是否选择扩充我们的脑容量,以及是否存储内容,全在于我们自己。脑子里存储的内容,往往决定着我们的见识和思考模式以及处事能力。
身边蛮多人都讲到,碎片化阅读或者称浅阅读,我自己也习惯了用手机来查阅信息,进行阅读。但这些真的能避免我们的浅薄么?上网开始让我们的大脑畏惧思考,互联网开始慢慢成为我们的半个大脑,他帮我们储存着很多平台的密码,也帮我们记着各种知识和公式。只要我们需要的时候,搜索一下就全有了。
现在已经没人能看完《战争与和平》了。拿着一本纸质的书阅读,这种读法似乎有点丧失自我,好像成了书本的奴隶。而上网则像一个居高临下的姿态,我们游离在内容之外,面对众多等着被临幸的超链接想点哪篇从心所欲。可是尼古拉斯·卡尔《浅薄》这本书看来,上网者才是真正的奴隶。相对于读书,网络阅读因为我们停留的时间很短使我们能记住的信息更少,理解力和创造力下降,形成不了知识体系——互联网把我们的大脑变浅薄了。
上网在某个程度上,可以对我们知识的广度有很大的提升,但我们对知识的理解会处在一个表层。有句话叫,透过表象看本质,表层的东西有时候会是假的,我们还需要深入思考的能力。这个能力在我看来,需要一个很系统的学习和阅读。而不是像我们现在上网时,从一个页面几秒钟之后跳到另外一个页面。
但学习和阅读也要跟随着时代的步伐,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忽视和放弃网络的存在。我们可以通过上网来进行知识广度的提升,在选择自己专业领域或者感兴趣的进行深度的阅读和思考。两者的完美结合,才能使我们不致于钝了大脑、没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