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人最不喜欢的数字,可能是35。
8月31日,在新员工座谈会的讲话中,对于网上“华为劝退35岁员工”“华为45岁强制退休补偿”的传闻,任正非回应:“华为的岗位没有对年龄限制,而是看你的能力和贡献能不能适应作战,如果只看年龄,我早就被淘汰了。”
在传统行业35岁正是壮年和创造时期,正是担当技术骨干的时期。
那为什么在IT行业35岁就不能接受了?
假设按照大学毕业23岁计算,8年后就是31岁了。还没创造几年就35岁了。
35岁就没人要了?
这个行业能出资深的人员吗?
既然IT行业是未来发展高科技行业,没有资深人员该怎么支撑呢?
今天朗沃学员俱乐部群中,肖老师发了一个招聘截图。
该公司明确说明要招收35岁以上的程序员。
在群里引发了激烈的讨论。
如果你一直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学习能力,其实35岁,只是一个数字而已。
导演王潮歌,就有篇著名的演讲,名字叫《听说,绝大部分人死于36岁》。
演讲说:
“12年一个轮回,到36岁,家庭、工作、生活都趋于稳定。有人在36岁的时候会倦怠,每天做同样的事、吃同样的饭、走同样的路。
到36岁后,他们就会截然分成两种人:一种是重复着36岁;另一种就是开始寻找新的人生”。
让我想起因收费站撤销,而找领导哭诉的36岁大姐。
我今年36岁了,我的青春都献给了收费站,除了收费我啥都不会,也学不会什么,以后怎么活?
反观另一边,阿里巴巴以40万年薪招聘资深体验师,要求60岁以上老人,广场舞kol(意见领袖)优先。
这场招聘,阿里一共收到3000多份简历,应聘者大专、本科学历占一半,还有博士、硕士甚至还有用双语进行申请的。
首批应聘到岗的10位大爷大妈参加了线下沟通会,其中有:
83岁的清华学霸奶奶,62岁作家大爷,62岁IT大爷……
IT大爷还带了自己做的ppt介绍自己:「12年淘宝买家经验」、「芝麻信用785分」、「熟练操作Photoshop设计软件」
……
这样大爷大妈们没有因为自己的年龄而放弃学习,反而是与时俱进,不断丰富自己。
两件事情形成鲜明对比,可见学习是防止被时代淘汰最好的未雨绸缪之计,多一门技艺就多一条出路。而年龄更不是停止学习的借口。
小铖是我们成都朗沃教育第57期Web前端0基础训练营的一位学员。
应着父母要求回到小镇,考了个事业单位,稳定的生活着。
但他却不想如此平庸下去,报名学Web前端。
他现在月薪过万,也在这偌大的城市有了自己的家。
大家把他归功于:真有天赋,我却觉得,这是岁月静好下的默默耕耘。
这世界上没有稳定的工作,更没有稳定的生活,任何学习都是有意义的。
保持学习,掌握一门技术,防患于未然,才能让你不论走到哪里都有“铁饭碗”。
学习的意义和有钱差不多,就是让你在未来的生活中,有更多选择。
朗妹儿愿你将来面临变故时,能面不改色地说:没关系,我能重头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