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我越读书却越焦虑

过去的两周保持着两天一本书的速度,读书更快,而且量也达到了近几年来的最高纪录,算一算,这样的速度到了年底,100本书轻松拿下,感觉自己简直开了挂,有时忍不住得意一番,原来我也可以成为速度者。

然而读着读着,我却开始迷茫和更加焦虑。


读书更不能忘了初心

首先来总结一下这段时间的读书体验:走马观花、囫囵吞枣。读完只是依稀记得作者的几个观点,就拿时间管理来说,印象最深的只有“利用好暗时间”,例如散步的时间可以用来构思一片文章。然而关于时间管理,作者其实还有很多干货,以及亲身经历的分享,却统统没记住。

究其原因,我想还是读书的心态有问题,太过浮躁。我给自己算过一笔账,从现在起每两天一本书的,到了年底可以读超过100本,绝对超过很多很多人。于是我每天读书的聚焦点在于我今天读的够不够量,两天一本书的进度能不能实现,而不是读完之后有什么收获,以及如何更好的输出。一味追求快导致理解跟不上一目十行的速度,自然就体会不深,读完也没有完全搞清楚作者究竟要表达什么。读书的初衷变了味,本末倒置。

一方面,读书少以及读书慢令自己不安,想要快速进步却迟迟不见起色让我内心焦虑;另一方面,看到作者在书中描绘的自己每日精进的生活和工作状态,让我越发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于是内心的焦虑和不安被进一步放大。有时不禁自问,我每天起早贪黑保证至少三个小时阅读时间,为何就是迟迟不见进步,今晚静思后才发现,没有进步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作者在书中介绍的方法和技巧,诸如时间管理、读书笔记、个人年度计划制定等等,自己从来没有实践过,至少是没有很认真地实践过。怕慢图快,所以满足于看过了知道了,所以才会“道理都懂但就是过不好”,所以才会“只是看起来很努力”。


找准方向

为了不在错误的方向上越走越远,接下来的读书生活中,和我有相同困惑的朋友,一定要注意使用作者推荐的方法,拿读书笔记来说,我觉得奥野宣之的“葱鲔式”笔记法就很不错,因为比较适合我。总之,任何一种方法如果不通过实践消化吸收,那么它就永远只是书本里的几段僵硬的文字,只有去用才能赋予它生命,就好比一项体育技能,你光看别人怎么打,是永远get不到的。

因此,读书切忌浮躁和贪多求快,有时候慢一些可能更快。

一个令我汗颜的事实是,那些读书大神之所以能做到一天三本书、一年三百本以上,快的同时深刻理解吸收,还能够有效输出,几乎都经历了上百本书的“慢”读之后才练就的本领。想来也真是嘲讽,自己这才读了十几本,且是没有章法的快读,就想一步登天达到大神的境界,真是痴人说梦。

正如曾国藩所倡导的,读书要慢,要下“笨”功夫。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读书主义 更多精彩等着你! 这个读书方法,可能会颠覆你对读书以往的认知|开卷 或许读书已经成为...
    米米粒粒阅读 34,911评论 9 209
  • 这个读书方法,可能会颠覆你对读书以往的认知|开卷 或许读书已经成为你的一种生活方式,在读书中也构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
    yuqifuli阅读 5,547评论 3 13
  • ViewController.m BaseModel.m 这是基类 Province.h这是一个城市的对象 继承于...
    Miss_差不多阅读 441评论 0 0
  • 需求 执行playbook时,什么都不显示。把回显内容丢到黑洞去。 注: 程序的警告信息还是会出现,针对ad-ho...
    lework阅读 3,098评论 3 3
  • (标题出自北岛的诗句“如果天空不死”) 0.九点钟的夏夜,鞋子准备越狱晚风打着喷嚏,我的饱嗝连连挥挥手,告别那...
    子健阅读 575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