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讲诗韵。
诗韵乃诗之魂,人没有魂魄那就是行尸走肉,诗没有魂魄那就只剩一堆读起来无味的汉字了。
诗歌的创作也是一种艺术,“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以我们作诗必然有讲究,来把你要说的话、要表达的情感进行加工,使其具有美感。就是因为古人一代代对于“美”的追求,才使得我们的诗歌体系不断完善进步,我们的诗歌创作更加严谨,同样更加富有美感。这就像饮食一样,虽然都可以吃,但人们往往更追求色、香、味俱全的美食。
所以我们的诗歌必然或多或少要讲究格律。而“韵”是格律的基本,凡是作诗,必然要讲“韵”,必需要押“韵”。少数我们看起来不押韵的诗歌其实也是押韵的,只是各地方方言所致。
那么,什么是诗韵呢?古代关于韵的规定和分类很是复杂和严苛,或许是文化不断变革的的缘故,致使我们很难理解古韵的划分,不过幸好有书册遗留下来,具知现存最早的一部诗韵,是《广韵》。《广韵》的前身是《唐韵》,《唐韵》的前身是《切韵》。《广韵》共有206韵,《唐韵》、《切韵》应该也是206韵。韵分得太细,写诗很受拘束。唐初许敬宗等奏议,把206韵中邻近的韵合并来用。宋淳祐年间,江北平水人刘渊著《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合并206韵为107韵。清代改称“平水韵”为“佩文诗韵”,又合并为106韵。因为平水韵是根据唐初许敬宗奏议合并的韵,所以,唐人用韵,实际上用的是平水韵。平水韵106韵如下:
上平声: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
下平声: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
上声:一董、二肿、三讲、四纸、五尾、六语、七麌、八荠、九蟹、十贿、十一轸、十二吻、十三阮、十四旱、十五潸、十六铣、十七筱、十八巧、十九皓、二十哿、廿一马、廿二养、廿三梗、廿四迥、廿五有、廿六寝、廿七感、廿八俭、廿九豏。
去声:、一送、二宋、三绛、四寘、五未、六御、七遇、八霁、九泰、十卦、十一队、十二震、十三问、十四愿、十五翰、十六谏、十七霰、十八啸、十九效、二十号、廿一个、廿二祃、廿三漾、廿四敬、廿五径、廿六宥、廿七沁、廿八勘、廿九艳、三十陷。
入声:、一屋、二沃、三觉、四质、五物、六月、七曷、八黠、九屑、十药、十一陌、十二锡、十三职、十四缉、十五合、十六叶、十七洽。
部分韵律表如下
近体诗(律诗,绝句)用韵,都依照平水韵,而且限用平声韵。例如:
月夜忆舍弟·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八庚)
湘灵鼓瑟·钱起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九青)
古体诗用韵较宽,可以用平水韵,也可以用更宽的韵,即以邻韵合用。例如:
樵父词·储光羲
山北饶朽木,山南多枯枝。(四支)
枯枝作采薪,爨室私自知。(四支)
诘朝砺斧寻,视暮行歌归。(五微)
先雪隐薜荔,迎暄卧茅茨。(四支)
清涧日濯足,乔木时曝衣。(五微)
终年登险阻,不复忧安危。(四支)
荡漾与神游,莫知是与非。(五微)
伤宅·白居易
谁家起甲第,朱门大道边?(一先)
丰屋中栉比,高墙外回环。(十五删)
累累六七堂,檐宇相连延。(一先)
一堂费百万,郁郁起青烟。(一先)
洞房温且清,寒暑不能干。(十四寒)
高堂虚且迥,坐卧见南山。(十五删)
绕廊紫藤架,夹砌红药栏。(十四寒)
攀枝摘樱桃,带花移牡丹。(十四寒)
主人此中坐,十载为大官。(十四寒)
厨有臭败肉,库有贯朽钱。(一先)
谁能将我语,问尔骨肉间。(十五删)
岂无穷贱者,忍不救饥寒?(十四寒)
如何奉一身,直欲保千年!(一先)
不见马家宅,今作奉诚园!(十三元)
总之,古韵用起来十分麻烦,这在现今是极其不适用的。现代人往往有很多事要忙,若说记住三四十个韵还好,但若是像那专门记录韵脚的书,怕是当今世界没多少人有这闲工夫。所以我们可以将韵简化,而且一般也没啥大问题,没有深入研究韵律的人都难以发现,当然,想更进一步成为大诗人的话,还是要去好好了解了解。
简化的韵其实很简单。我们小学都学过拼音,都讲过声母和韵母,而简化的韵就是讲韵母(有关声母和韵母的知识我在这里就不过多讲解了)。以绝句为例,绝句的第二句和第四句要押韵,意思就是,第二句和第四句的最后一个字的韵母必须相同。两句的最后一个字的韵母如果不相同,则说这两句不押韵。律诗中偶数句要押韵,如果偶数句的最后一个字的韵母都相同,则押韵,如果不同则不押韵。这是韵的简化使用。
再次声明:简化的韵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自己用用、自娱自乐,也可以亲友之间相互作诗取乐寄情等等,但终究难登大雅之堂。目前国家尚缺乏一本新的韵书来适应新时代的环境,而且在当今世界上还是有不少人坚持古韵的,甚至有的人认为只有用古韵规定的来才能算格律诗。但是韵脚的放宽使用势在必得,而且大部分人还是不那么注重一定要用古韵(平水韵)写诗的,所以大部分场合我们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用简化的韵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关于诗韵的知识今天就介绍到这里,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点赞加关注。下一节课我们继续讲诗韵在诗歌中的相关用法,小伙伴们,我们下节课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