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魔斯妈妈 幸福双翼学员
坐标 | 深圳
01 孩子眼里的“怪兽”父母
泰国动画片《吵架的父母》,用近乎恐怖片的风格,描述父母争执给孩子会留下怎样的童年阴影。
4分钟的短片,充满了压抑、恐惧的气氛。
在小女孩眼中,争吵中的父母俨然是两头怪兽的模样。
她吓得赶紧奔回房间,却发现怪兽已经追到房间里,还咬了她一口。
夜晚雷电交加,小女孩拼命地躲避怪兽的撕咬,而房门却被怪兽死死地堵住……
也许,父母无法体会到自己情绪的失控,对于孩子来说,有多么大的杀伤力。
某电视台一档节目采访小学生,请他们谈谈爸爸妈妈吵架时的心里感受。
小学生们纷纷说,心累、烦躁、伤悲、无奈、压抑、害怕他们离婚。
记者又问道,父母吵架时,你能联想到哪一部电影。
孩子们说:《毒液》、《流浪地球》、《阿丽塔:战斗天使》,简直是飞刀惊魂、毁天灭地!
一个小女孩说,真希望爸爸妈妈再也别吵架了。她担心自己长大找另一半的时候,也会像这样不幸福。
父母常常以为,自己才是争吵中最大的受害者。
但其实,最受伤的是孩子。
02 三种危害,值得每个父母警醒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西格尔,在《由内而外的教养》一书中,将这种因为父母情绪失控而对孩子造成重大不良影响的状态,称为“恶性破裂”。
在各类中断的联系里,恶性破裂对孩子的危害最大。
最主要的三种危害,值得我们每个做父母的警醒。
危害1:幼年时种下的羞愧感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父母的激烈争吵会给孩子内心埋下“羞愧”的种子。
这是由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决定的。
幼年时期,孩子仍处于自恋时期,他们会把很多事情往自己身上揽。
父母吵架了,他们会认为是自己不够好,不够乖。
相比较好事情,人更容易对坏事情刻骨铭心。
如果父母不能及时补救的话,随着孩子的成长,这种羞愧感,就会慢慢成为他人格的一部分。
著名心理学家David R. Hawkins分析了各类情感的能量等级,从最负面、伤身的情感,到最正面、滋润的情感都以不同的分值出现。
在所有的能量等级中,羞愧是能量最低的,也是对人伤害最大的。
危害2:一生都难以抹去的恐惧感
前面我们提到的记者采访中,有一位小男孩说,他至今仍记得3岁的时候,爸爸妈妈有一次吵架,在那摔碟子,自己就在房间里面哭,非常害怕。
他怕父母受伤,也怕父母来打他,拿他撒火。
的确,父母发生争执时,一方拿孩子当作控制另一方的筹码,或者迁怒于孩子,常有发生。
事实上,很多人都会对小时候父母吵架的场景印象深刻。
有些人成年后,因此对婚姻关系感到畏惧。
还有人步入婚姻,发现自己竟然在重蹈覆辙时,就会感到更加惶恐。
新伤旧痛,叠加在一起,仿佛噩梦一般挥之不去。
这种惶恐,也许有些人真的要花上几十年,甚至一生去化解。
危害3:成长中的行为问题,以及身心健康问题
美国心理学家戈特曼研究发现,当父母发生争执时,孩子会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出现胃痛、胸闷,不敢与父母眼神接触等等症状。
生活在父母互相敌视家庭中的学前儿童,与生长在和睦家庭中的同龄儿童相比,有慢性应激激素水平增高的症状。
跟踪调查发现,待到这些儿童长到15岁,会经常出现逃课、抑郁、不合群、攻击他人、辍学等等问题。
而这些问题,实际上在孩子成长早期,就已经埋下了祸根。
孩子是从父母的相处模式中,学会和别人、和这个世界相处的。
父母焦虑、暴躁,有攻击性,孩子就会慢慢地受到影响:爸爸可以欺负妈妈,那我就可以去欺凌同学。
他们无法理解什么是友爱与尊重,习惯于暴力解决问题,漠视别人的感受。
03 孩子的感受力超乎想象
一次,和朋友的孩子聊天。
她跟我说:“爸妈前几天吵架了,吵得特别凶。”
事后,我跟朋友聊起此事,朋友仔细地回想了一下,说:
“我确信没有当着孩子的面发生过争执。就算是两人吵架,都是关上门的。
如果孩子敲门要进来,我们都会暂停,调整下情绪。”
我相信朋友的话。
可是我们都忽略了,孩子对于家庭中的异常情况是非常敏感的。
即便父母争吵刻意回避了孩子,但或许从父母关上门的行为,或者打开门的神情,孩子就已经能够察觉到发生了什么。
儿童教育家孙敬修说:“孩子的眼睛是录像机,孩子的耳朵是录音机。”
所以,我们不要认为孩子还小,父母吵架没关系,他们不懂。
孩子是打开全部的感官,来感受家庭氛围的。
还有些父母觉得,跟孩子说吵架的事很跌份,丢面子,总想着淡化这件事,就可以烟消云散了。
事实上,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两个人,相互发生了冲突,会让他们产生很多担心和焦虑。
这些担心焦虑,如果得不到父母的正向说明和疏导,会一直伴随着孩子,影响到孩子的正常学习与成长。
很多时候,大人觉得吵完和好了,就没有关注孩子的感受和疏导。
但我们可能不知道的是,人的本能是倾向于消极思考的,这是自我防御的一种条件反射。
对于孩子来说,他的心智不成熟,如果没有父母的引导与疏解,他很难靠自己走出阴霾,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父母之间的冲突。
有的时候,因为不够了解,孩子还会在内心放大问题,进而对孩子造成更大的伤害。
有暴力倾向的父母是少数,大多数家庭冲突往往起源于一些小事情,比如教育观念不一致,或者生活习惯上的矛盾。
尤其是有孩子的家庭,冲突往往集中于孩子的养育观念问题。
那么,怎么可以有效规避这类冲突带给孩子的负面影响呢?
学习幸福双翼的这段时间,加上我学习的其他教育类知识,这里想分享三个小建议。
04 3个建议,降低对孩子的伤害
建议1:理性对待冲突,心平气和谈育儿
想规避吵架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好的办法就是避免吵架。如何避免吵架呢?
♥按下情绪的“暂停键”,不管谁对谁错
也许你的观念是更好的,但如果得不到伴侣的支持,因此发生争执时,问题的重点已经不是如何教育好孩子了,而是变成了父母之间一场争夺输赢的较量。
这对孩子没有任何好处。
当父母观念有分歧时,要尽可能理性地按下情绪的“暂停键”。
等情绪平稳之后,再找机会与配偶心平气和地沟通。
当父母一方觉得自己快要控制不住情绪时,可以出门散散步,或者听听歌看部电影,或者找点别的事情做。
让自己的注意力适当转移,可以帮助自己很好的平复情绪。
在平衡情绪的课程里,老师反复强调: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
♥听听对方说什么,找到值得肯定的部分
面对发生矛盾和冲突的夫妻俩,劝和的人总要说上一句:多沟通。
但得到回应经常是:无法沟通。
每一个人都觉得对方的想法是错误的,而且态度还那么固执。
可如果我们想解决问题,无论如何,请尝试先耐心地听听对方的观点,不找茬,只找其中值得肯定的地方。
这种肯定可以是对方的方式方法,也可以是对方的动机、出发点。
找到彼此能够达成共识的点,表达出来,你会更有把握影响伴侣的决定。
很多时候,并不是事情本身引发的争吵,而是彼此的态度让隔阂不断加深。
所以,我们处理问题之前,先要处理好态度,而341肯定法,就是万能的沟通法。
♥即便有分歧,也要在孩子面前保持一致性
父母发生意见分歧,孩子很容易钻空子,甚至借机挑拨离间,让自己脱身。
比如,孩子考试没考好,想到回来肯定要受到父亲的批评。
于是就跟妈妈说,学校的老师太烂了,或者这次考试很多人都没考好。
母亲宽慰了孩子,反倒激起父亲更大的愤怒。
这个时候,母亲可以指责父亲:“就是因为你对他要求太严了,才会这个样子。”
当然,也可以冷静下来,顺着父亲的意思,对孩子说:
“我知道考试没考好,你也很不开心,可是你也要理解爸爸的心情。
等你冷静下来,不妨想一想,这次考试有没有自己做得不够好的地方?
是不是平时上课、写作业还不够认真?妈妈相信你可以自己找到进步的方法。
如果你愿意,我们可以一起讨论下。”
即便父母的观念有分歧,也要保有对伴侣的接纳。
就像上面所述,母亲没有采用与父亲一样严厉的方式对待孩子,但是仍然和父亲保持了一致性。
而且用更温柔的态度安抚孩子,对父亲的教育方式又是一种很好的补充。
建议2:永远不要在孩子面前贬低伴侣
一件小事可以引发一场很大的争执,很多时候都是因为言语中不再就事论事,而是上升到攻击对方的人格。
就事论事,会让孩子知道你们是在探讨问题,只不过比较激烈。
而攻击人格则是对伴侣赤裸裸的伤害,这会令孩子感到紧张、恐惧,甚至比自己受到攻击还要难受。
我们说,孩子的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
父母一方否定另一方,就等于否定了孩子的一半,孩子会因此产生自我否定或者是逆反式肯定。
与此同时,指责对方的人,也未必能树立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威信。
因为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知道,这种指责性的攻击语言,是不礼貌的。
如何能让自己放下评判?放下攻击?
我想,首先得明白:没有人的想法会是“绝对真理”,当你在孩子面前贬低你的伴侣时,实际上你是在贬低自己的形象。
如果我们实在想表达内心的不满,可以尝试用“我”字句来表达。
比如:“你今天没去接孩子,孩子回来都淋湿了,我感到很生气!”
聚焦于具体事实,聚焦于个人的感受,不把矛头指向对方,是一种更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的表达方式。
建议3:争吵之后一定要对孩子进行心理修复
如果争吵实在无法避免,要记得尽量避开孩子。
如果实在无法回避孩子,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那也要记得事后对孩子进行心理修复。
积极补救,将对孩子的伤害降到最低。
父母可以在事后有意识地告诉孩子,刚才的争执是爸爸妈妈之间的事情,也是爸爸妈妈做的不够好,没有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与孩子无关。
如果在争执中说了什么过激的话,父母也要明确的指出来是自己的言语不当,事情并不是这个样子的。
如果你已经努力尝试了很多方法,仍然不能解决与伴侣的矛盾和冲突,也不能化解孩子内心留下的负面影响,可以尝试心理领域专业的老师帮助。
有人说,再恩爱的夫妻,一生中都有100次想离婚的念头和50次想掐死对方的冲动。
几乎每一个家庭都会有争吵,父母之间观念有差异很正常,世界上没有两个人的价值观是完全相同的,即便是双胞胎也不行。
与其苛求价值观的统一,不如对彼此多一份包容和理解,用包容的心态看,那些所谓的分歧就成了帮助我们扩大眼界的资源。
只要让爱流动起来,我们就会看到另一片天空。
图片 / Pexels
看完今天的文章
你最大的启发和收获是什么?
赶紧在留言处
跟幸福君说说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