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是春江花月夜的一首诗句,很美,所以在开始探讨充足理由律的第一重根之前,先欣赏这首诗。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张若虚写完这首诗大概五百多年后,在地球的另一面,有一位哲学家思考这诗句带出的问题:月亮是什么时候照人?他不是诗人,当然不会问如此文艺的问题,他问的比较简单直接:我们怎样知道事物的存在?他开始怀疑身边事物的真实性,最后得出经典的结论:我思故我在。没错,他就是笛卡尔(Descartes)我之所以存在,不过是我思考的结果,如果我停止思考了,我就不存在了,因此事物也就不存在了。从此西方哲学家开始怀疑知识的正确性,开始思考这条命题,尝试给出答案。后人也没有给出好的解决方案,只是得出更加彻底的结论,如贝克莱(Berkeley)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休谟也赞同这一点,而且认为知识的正确性不过是经验罢了。康德一直在找解决方案,而他的解决方案就是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把感知视为先验,事物不过是先验感性的映射(Reflection),若我們把思維主體去除,物質世界將會消失,因為世界僅僅是感知映射的表象及表象的類罷了。(If we take away the thinking Subject, the whole material world must vanish ; because it is nothing but a phenomenon in the sensibility of our own subject and a certain class of its representations.)。是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只是从两个角度谈论同一事。
唯物论的死胡同
可能有人会反驳,认为事物是真实存在的,你看,那些历史文物不就表示在我出生之前,世界就一直存在吗?怎么可能是我的感知导致它们存在?
在探讨这个问题前,我想说明一下哥白尼革命的意义是什么。日心说可以解释,地心说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后来是日心说作为主流呢?是因为地心说要作出同样解释,但需要复杂的数学推导,日心说的则相对简洁多了。而且,哥白尼作出日心说时,是没有事实验证,所以人们不接受他的学说,是有其道理的,是直到伽俐略作出事实验证,人们才真正接受他的学说。科学首先一定要经过事实验证,而且理论以简洁为上。有些问题一直思考,找不到解决方案,有时转个角度去想,其实答案很简单。
从唯物论角度看世事也是可以,只是要解决一个难题:事物的本体是什么?如果能解决这个问题,唯物论一样可以解释世事。假设事物一直是存在的,没有我也是一直存在。我们怎样证明它们是存在的?当然是要我们感觉到,它们才存在。但是,我怎样知道我感觉的是物自体(itself)?。。。不太明白我说什么,举个栗子。我是一名色盲,看不到黄色,因此当我看到蜜蜂时,我看到的与正常人看到的是不同。如果有人对我说: “蜜蜂是黄色的。”我会回答: “是的,蜜蜂是黄色的。”但其实我们感知事物的表象(Phenomenon)是不同的。唯物论最大的难题是主体,怎样才能认识物自体(itself)?如果不能认识,怎能断言事物是一直存在的。既然如此,为何不直接把我们感知的表象视为物自体呢?我们感受的到就是物自体,表象就是物自体,本体的难题不就解决。
不对啊,如果以先验感性出发,还是有难题啊。难道说时间是从我感知到世界一刻才开始,那过去是什么?历史文物不是反映过去吗?过去不是真实存在吗?如果我们感知的只是表象,现实与梦有什么区别!?好像先验感性带来更多问题。可惜的是,《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没有探讨这些问题,我也不打算在这篇笔记探讨。我只留下一条问题:在梦中,我们是怎样知道过去?如果我们不知道过去,我们会 “梦里不知身是客”?
这部分最后我想强调,是感性或叫感知(Perception),而不是感觉(Sensation),不要混为一谈,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感觉是肉体带来的,给予的是愉悦或不愉悦,感知是理性的事,是通过它,表象才会存在。可能比较抽象,不太容易区分,举例说明比较好,假如你现在盲了,看不到外在的事物,即没有了视觉,但你还是有相应的感知,你还是可以知道盲之前视觉给予的数据,经过感知处理,这些数据就是经验(Experience)。是有了感知,才有感觉,不要搞反或搞混了。古印度的哲学家(婆罗门或佛等)一直很强调这一点,他们很早就知道区别,认为感知与感觉混为一谈是一种邪见(巴利文 : ditti,也有痛苦的意思)。
因果与相关
当我们谈因果时,我们谈论什么?因果不就是前因后果的关系吗?我吃汉堡,感到美味,是因为我吃汉堡,所以感到美味。不妨看另一个例子,有一天我坐公交,凝视着对面的一辆公交,看到有一个人在谈话,公交上另一个人在笑。请问是因为那个人在谈话,所以另一人在笑吗?唔。。。很难肯定有因果关系,远距离观察所取得的资料有限,不足以肯定。仔细思考上述例子,正如休谟所认为,我们对因果的了解,不过是经验带来的顺序(all consequence is mere sequence),!休谟当时以此质疑知识的正确性,动摇了知识的根基。再探讨汉堡的例子,其实刚才对因果的判断不过是根据经验所作的判断,如何你从来未吃过汉堡,你会作出上述判断吗?
论文里提及康德对该问题的回答,他的回答没有什么太大的价值,他认为因果是要有必然性 (all sequence must necessarily be consequence.)。问题是什么是必然性?不过是一个问题代替另一个问题。叔本华则先定义了经验与知识的分别,经验不过是因感知所得的连续时刻,本身是没有必然性可言,是由于因果律,我们才能得到具有必然性的知识。
原文如下:
We derive our knowledge of the bare possibility of succession from the form of Time, which belongs to pure Sensibility. The succession of real objects, whose form is precisely Time, we know empirically, consequently as actual. But it is through the Understanding alone, by means of Causality, that we gain knowledge of the necessity of a succession of two states : that is, of a change ; and even the fact that we are able to conceive the necessity of a succession at all, proves already that the causal law is not known to us empirically, but given us a priori.
不过叔本华在后文没有举出具体例子说明,我觉得他没有认识到因果律不过是先验假设,而获得具有必然性的知识的因果律(公理)也是先验假设,不过它一定是继承(inherit)了因果律的特点。这里不好理解,我具体说明。我今天一出门,给石头砸伤。叔本华认为这两者是偶然关系,也就是较低相关性。如果每次有人从这门出去,都会给石头砸伤,两者的相关性提高,人们会开始认为两者是有关系,则会推出假说,例如可能有鬼之类的假说,但现在还只是相关,没有因果(必然性),除非你从理论(可能是量子物理学)推出假说,这个门连接了一个空间,如果每次打开门,空间就会打开,这个空间存在大量石头,因而解释了为什么每次打开门,就有人给石头砸伤。白天和黑夜交替,是相关的,没有因果存在,我们不能用白天消失去解释黑夜到来,这是事实解释事实,生活中人们不时犯这种逻辑错误,误以为相关就是因果,股市是典型例子,因为股市变化大,很难从中找出因果关系,所以用相关性来解释,图表派和量化投资就是用相关性解释,讲股佬最喜欢用政治局势解释恒指升跌,就是错误示范。如果想解释白天和黑夜交替,就需要用日心说作公理,推出假说,是因为地球自转,所以才会出现白天和黑夜交替,还得用事实验证,假说才成立,或应该说不被证伪(可能有一天地球脱轨,就没有白天和黑夜交替)。叔本华认为历史不是知识,因为历史是过去的,未来不会发生,是没有参考价值,反对黑格尔和他的继承者(其中一位是中国主流哲学家)的历史理论。大对小错,对的是历史的确只是一堆经验,仅从历史不能给出未来的预测,但是如果能用理论,对一些历史问题作出解释,如为什么中国有后宫,为什么中国古代没有民主等,就能把解释一般化,举一反三,对现在有指导作用。我说叔本华是小错是因为当时没有一个可以真的解释历史的理论,所以他自然认为历史没有什么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