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童的万用表读后感

        对于苏童,我不了解,只知道他是一位作家,得过茅盾文学奖。他的风格让我想起了我的家乡——要说它有美丽动人的地方,那不如说它普通平实得无以复加,可偏偏这样的地方却总能打动我,让我动情让我思考。让我感动思考的是它的整体它的气质,而不是某些细节。

      刚刚读完万用表,还是觉得苏童不用双引号这个习惯有意思,原谅我这个不正经的第一印象。这篇文章还是平实的,笔触也是轻松流畅的,很佩服苏童这种对文字的驾驭能力。中间有个比喻,小康的目光就像一只惊慌失措的小鸟,在大鬼的脸上一触就飞走了,这个比喻一下子写出了乡下娃小康的眼神,他的质朴内向跃然纸上,这么贴切自然的比喻很见功力。

        文章中的情节倒是很普通,细究起来并没有很多的矛盾冲突,即使有,苏童也只是很平淡地写了出来,而且是侧面描写。比如小康老婆来瓷厂的经过就是外人说出来的,这样感情冲突上就不用那么激烈,保持了整体的平淡风格。但我们读来却觉得于无声处听惊雷,深深感觉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小康的变坏已经是一件可怕的事了。整体上看这个故事就一句话:城市混混大鬼影响了农村青年小康却不自知,给小康和他的家庭带来了悲剧。这个整体情节所蕴含的思考和关怀已经打动了我。我还想说一句,正如一条普通的小溪里好看的鹅卵石,万用表里也有一些很抓人的细节,我无法忘记大鬼经常接到小康的电话,电话那头却无人说话这样一个细节。我不想细说这个情节有多少含义,如果我们读书时感觉到悚然和思考的意味,那就够了。

        要说小康这样的人,我见过,也是不爱说话,时不时低声骂别人,笑着骂别人,甚至包括长了一脸的青春痘。只是他没有遇到大鬼,不会变坏吧。我说这些只是说明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成功,这个成功我把它归结为细节扎实。

        这篇文章想表达什么呢?作家创作时决不会先想到主旨,苏童也说听朋友说起类似的故事有了创作的冲动才写的。所以我们如果讨论这篇文章到底什么意思,我们是在把自己的感觉可视化地表达出来。也就是说,当我们读完感觉想进一步明白这篇文章的深意时,这篇文章已经成功了。我的感觉就是城乡的分裂,不要忽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

        有感而发。苏童文字厉害。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你是我想向全世界炫耀的珍宝,也是我心里最深最深的秘密。 加个小帽子好啦。和王先生的日常第一篇,就此完结咯。 写到第...
    黑眼圈美少女阅读 1,381评论 0 0
  • 今日,穿越秦岭。 隧道,一条接一条;山头,一座接一座。第一次如此长久地走入大山的体内,如同穿过一条条幽暗狭长的脉管...
    窗边的小杜杜阅读 190评论 0 2
  • 所谓流年不利,大抵如此,春节开业到今天也不过两个多月,却接连被两个客户跑路了。倒不是说诚信破产,却深刻觉得你的信任...
    信仰Belive阅读 25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