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毯先生》,春节与观众沟通失败

这两张《红毯先生》的电影票,可是我在天王刘德华和宁浩导演做客董宇辉直播间时,费劲了九牛二虎之力从100+万在线人眼皮子底下抢的,得来实属不易!

抢票不容易就算了,看电影更不容易!春节档排片太少,等想起来去兑换万达电影院时,没片了……

所幸,我们附近15分钟车程有三家影院,还有一家为它保留了位置!

VIP厅里,宽敞的皮沙发,整个厅带我家小女一共5个人,跟这商场一样极其荒凉惨淡!

事实证明,春节档的《红毯先生》与大家“沟通失败”。兴许,人们都太匆忙,压根儿不想给宁浩太多时间,听他絮絮叨叨。

这片明显与热闹欢笑的春节档不合群,太文艺,太冷峻,看着费脑,以至于让人趋易避难的天性只想逃,仅有的五个人估计都快睡着了。

每一部影片都是导演与观众沟通的载体,所有导演想表达的都藏在故事情结里。

宁浩借着《红毯先生》显然想和我们聊聊沟通:人与人的沟通为什么这么难?到底如何做才能够抛开偏见有效沟通?为什么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世界自说自话?

片中刘德华饰演的刘伟驰,在香港的金像奖颁奖礼上,输给了大哥陈龙。

这还不是重点!重点是他被主持人故意戏谑,原来只是问他紧不紧张……场面一度尴尬。

但作为德艺双馨的巨星,翻脸就是翻车!

为了心中那口咽不下的气:他陈龙能演农民拿下影帝,我为什么不能?

碰巧了,宁浩饰演的林浩发出的邀请,剧本题材也是农村,故事从这里拉开了序幕……

顶着巨星光环,早已习惯前呼后拥的刘伟驰为了这个农民角色,要求去县城住三星级酒店体验普通生活。

画面从天王巨星刘伟驰在咯吱响的沙发上摇摆开始,讽刺感拉满。

我以为只讽刺明星表里不一,人前人后不一般,没曾想电影越往后,讽刺的对象从具体变得越来越模糊,范围也越来越大。

电影里所有的人都各有隐喻,所有的阶层,无论明星、网友、农民、up主、导演、投资方,当人与人接触时无不显示出了人的劣根性,还有不可理喻!

刘伟驰要用对待电影的认真拍短视频,修正把666说成“liaoliaoliso”,结果up主说喊老铁,liaoliaoliao更有趣;

养猪场老板看见巨星来猪场体验生活,立马拉着喝大酒攀关系,还送猪当道具,后来在大棚捡到了送给你的礼物,那就别怪我让你难堪;

赴约酒会认识的美女,美女忙着调情,刘伟驰却忙着遮住摄像头,和摘已经离婚却依然还戴着的婚戒;

刘伟驰想实拍,不用替身真摔,网友却说他虐待动物,宠物猪进了酒店,却把这一群爱护动物的人士吓得魂飞魄散,最后落的猪坠楼而亡……

到头来,刘伟驰发现所有人都在说着自己的话,有人只关心制造新话题带节奏,却不关心事实;有人不图钱,只要你道歉……


我们总是站在自己的世界以为着自己的以为,用自己的视角解读着看到的一切,以至于总是看到别人的“丑态”,其前提就是每个人的性别、身份、认知、社会地位不同,而导致沟通无效。

电影中一场场的混乱,总是会有新的混乱来代替,这就像现在的自媒体,总有新瓜代旧瓜,循环往复,永无止息的“舆论场”。

人们关心的永远是如何带动看客的情绪节奏,如何让人上头,而观众也欢喜在别人的“坟头”蹦迪,吃瓜乐不思蜀。

前几天看到一位有名的老师写《热辣滚烫》观后感,下面一大片评论说老师没看懂电影,并且发现老师原来是“这样的人”。

如此看来,生活本身比演戏要更复杂。

宁浩借着电影看似讽刺了所有人,可也难免同情身处其中的我们,沟通很难,但难也要做。

也许,尽可能的换位思考,带着善意和包容,理解对方的处境和立场,才是沟通的正解。

真正的沟通不是大声的输出自己的观点,强行让对方全盘接收。

当沟通真正出发于理解,很可能是寂静无声的。

就如同电影最后刘伟驰骑着平衡车在空旷的室内张开双手,如此开放的结尾,引人遐想。

电影没有裹挟与单向灌输,而是把选择和思考留给了我们!

新的2024,愿我们一切沟通从心开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