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活着》

    最近拜读了余华老师的《活着》。《活着》初次出版于1992年,之后加印了法国、日本、韩国、意大利、德国、美国、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台湾以及作家出版社、南海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等众多版本,远销国内外,一直游走在畅销书榜单内。余华调侃自己至今仍靠《活着》活着。

  《活着》的主人公福贵原本是地主家少爷,生性顽劣,好吃懒做,连去城里逛窑子都要家里的长工背着。也因好赌,输光了家中百亩良田,从少爷成为了佃户,气死了爹,累倒了娘,却也得以在“打土豪,斗地主”中留了一条命。福贵原本想就这样守着老娘和妻子孩子,平平淡淡过完一生,却在去城里给老娘请大夫时被国民党抓了壮丁,幸而部队被解放军俘虏,福贵也得以放归家中,不过这已是两年之后了。一路南下走回家,老娘已经不在,闺女生病得不到医治,成为了聋哑人,福贵抱着妻儿好一顿痛哭。本以为一家人能好好活下去,然而命运之手却时不时掌掴这个汉子几下。福贵又先后失去挚爱的儿子和妻子,女儿也在生下孩子后大出血而撒手人寰,这个家也只有外孙和女婿相伴左右,彼时,福贵已年近五旬。

    然而,麻绳专挑细处断,一次女婿在工地上干活时,生生被两排水泥板压碎了胸膛。四岁的小外孙跟着姥爷回到老家,福贵每日到地里干活挣工分,外孙就跟在屁股后面。跟着跟着,小外孙却跟丢了。外孙发烧,福贵从邻居家要来许多煮豆子给外孙吃,这孩子苦日子过惯了,见到稀罕物,竟然生生把自己吃到撑死。这时的福贵已经哭不出声了,他坐在地上,命运给了他一地凄凉。我好像站在他破旧的漏着风的屋子里,替他叹息着。他的屋子里来过无数个读者,有的放声痛哭,有的轻声安慰。福贵看着这些陌生的读者,他们有的身着华丽衣裳,有的手里拿着他从未见过的新奇玩意儿,有的讲着他根本听不懂的语言,他苦涩地笑着说:“日子还是要过的。”然后站起身来:“我要去集市上买一头牛。”到了集市上,福贵看到一头老黄牛,和他的年纪一般大,趴在地上留着泪,旁边站着个壮汉,手里的刀子正准备往牛脖子上抹去。福贵没有听读者们的劝阻,交钱买了牛。他唤老牛为“巧珍、有庆、凤霞、苦根……”这些名字正是他的妻子、儿子、女儿、孙子,然后牵着牛晃悠悠地走了。读者们没有跟着走,全都站在原地,目送他远去。

    好的文学作品从不歌颂苦难,它只是娓娓道来,以描述普通人经历的视角,展现每个时代的变迁。它们赞扬的是人的韧性,是他们面对时代变迁带给其自身好与坏时的坦然。好的作家在创作时,时而变身为书中角色,感同身受着他们的痛苦欢乐,时而抽身为冷静的旁观者,甚至站在天上俯视着众生,用平静的语言描绘着众人的生老病死。不为名利,殚精竭虑,一书写完,如释重负,手稿越来越厚,思想越来越重。听起来该是饱经沧桑、沉重麻木,实际却越发心思单纯、宛若孩童,永远怀抱着对世界的好奇与热爱,依然保有不断创作的汲汲源泉。而这正是文学大家的人格魅力,也是文学经典对一代又一代人的吸引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精选 活着有感心得体会(一) 整本书读起来都让人替主人公和其中的人物唏嘘不已,慨叹命运多桀,也都从书中或多或少的看...
    寻思者阅读 4,037评论 0 9
  • 这已经是我第三次读余华的这部小说了,记得第一次读,是在十九年前,无意中得到这本书,那时候还是看的简装版的,翻开读时...
    快乐摇铃铛阅读 4,223评论 6 33
  • 文:余多多 第一次读活着是在16年年初,那时候还住在民房的出租屋里面,记忆深刻的是当时因为小说“福贵”命运线的沉浮...
    余多多呀阅读 3,093评论 0 3
  • 余华,1960年4月3日生于浙江杭州,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83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有《...
    南兮茉阅读 5,445评论 20 34
  • 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关于死亡的故事,而我们需要学会的是坚忍着面对生活,面对苦难。 然后我们了解到富贵是怎样由一个纨绔...
    品夏阅读 994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