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课堂,让教与学的过程看得见——丁卫军老师两节模拟作文课研习

2018.8.14丁卫军老师在安徽师大

写在前面:

丁卫军老师“构建真实而完整的过程性写作教学体系,让写作教学看得见”的教学主张,在当下初中语文界具有很强的影响和指导作用。丁老师的课例置学生于写作的主体,设计简约大气,思维训练渐次提升,在写作过程中教写作,预设生成精彩充满期待,学生进步看得见。每一个课例都是我们普通一线教师的教学模板,值得借鉴模仿和研究学习。

2018年8月14日,丁老师在安徽省淮北师范大学初中语文乡村教师培训班,以国培班的语文教师为学生,上了两节模拟课,一个是《抓住细节》(以“初见丁老师”为题片断写作),一个是《“答案”为题作文的写作审题指导》。两节课执教时间虽只有短短的二十分钟,却受到了国培班教师的热烈好评和大力推崇。很多老师说,第一次听名师这样上课,新奇刺激难忘,却又在这样的情境体验中领悟作文指导课的教学方法。丁老师说,这样的写作指导,具有极大的挑战性,既要考虑听课“学生”的认知,又要兼顾课堂真学生的写作水平。很荣幸,我有机会聆听并整理了丁老师的模拟课堂实录,在学习的过程中,用心研读丁老师的课堂语言和精巧安排,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真的收获良多。

以下是丁卫军老师的两节模拟课堂实录和自己的浅浅感悟,和大家分享。

1.《答案》课堂实录

——写作审题指导

写作背景:

试卷上,我们填写答案,生活中我们常常在寻求答案。答案有正误之分,好坏之别。有时又不止一个答案,有些人为了获取答案,穷其一生。有些时候,获取答案的过程比答案本身更有价值。

请以答案为题,写一篇文章。

假如,你要上一节“答案”为题目的命题作文指导课,怎么上?请将你的课堂预设与预设理由组内讨论后写下来。

一、读题,谈理解。

师:成都市2018年的作文题是“答案”,我们也来尝试来做一做这道题,大家先把作文题再花五分钟的时间自己读一读,用一句话概括一下你对这个作文题目的理解。

生:我们讨论一下,一句话概括啊?

师:每个人的概括是不一样的,各人用一句话概括出你对这个作文题的理解。

生:是评价这个题目吗?

师:不,是你对 “答案”这个作文题的理解,不是让你评价作文题。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上课模式,你们是学生,我是老师。请读这个作文题目,导语,题目,加要求,这是完整的命题作文,请结合导语提示语,用一句话来概括你对这个题目的理解。

学生思考概括。

师:我们请四位同学把你的话写到黑板上去。

生1:这个题目,我可以写生活中的经历,或是成长的感悟。

生2:奋斗的过程是最美的。

生3:答案让人生精彩。

生4: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会得到不同的认识。

【悟课】对于“答案”的解读,用一句话简介概括,这是最见语感和能力的。而学生外显的语言,恰是内在思维活动的流露,这是丁老师在给学生“把脉”,也是获得学情第一手资料的关键。

二、读句子,开“药方”。

师:好,我们一起看这四位同学对这个题目的理解,我们先看第一个。“这个题目,我可以写生活中的经历,或是成长的感悟。”请这位同学,你来说说看,你这句话想表达什么。

生1:我是以学生的身份,拿到这个题目以后,我自己想怎么去写。我生活中的经历,比如说,有一次考试,为了追寻这个答案,我做了一件作弊的事情,或者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我为了让自己考试的答案更完美,我是怎么做的。这是一个努力的过程。

师:你从你的表述中,能看得到与答案题目的关联吗?

生1:我就写作为一个学生,我写一篇记叙文,表达自己追求答案。

师:请坐,其实你是写了我一个取材的方向,不是对这个题目的理解做了回答。请(第二句话板书的老师)这位同学来说说。

【悟课】丁老师强调写作要“在场”“走心”,针对学生提出的内容弯弯绕现象,丁老师鞭辟入里的进行追问,强调表述的语言和“答案”的关联,这是要告诫我们,写作离不开情境,写作要“在场”。从审题的层面来讲,读懂提示语,明确写作话题的要求,这是审题的第一步。

生2:我为什么写这句话呢?

师:你阐释一下这句话。

生2:我从提示语中看到,答案有“有正误之分,好坏之别。有时又不止一个答案”,也就是说答案也可能是我们人生追求的一个目标,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可能有波折,有顺利也有失败。

师:我把这个题目换一下,也就是说,“追寻答案的过程是最美的。”

板书 追寻答案的过程是最美的。

生:你比我理解的更好,谢谢丁老师。

师:这才是你对这个题目的理解,或者说是你确定的写作立意。请坐。第三位同学,“答案让人生精彩。”

生3:我这个就是追寻答案的过程,经历。

师:你能不能把这句话说的更明确一点呢?

生:还是跟第二个有点相似。

师:这个太笼统了,答案让人生精彩,我们可以像刚才同学们说的那样追问他,为什么答案让人生精彩?

生:答案,就是学生平时……

师:此时,你就是学生,你把这句话说完整。

生:就是寻找答案的过程经历。

师:寻找答案的过程经历,让人生更精彩。跟第二个其实是一个意思。第四位同学呢?

生:沉默……

师:你把这句话“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会得到不同的认识。”修改一下,贴近我们这个题目。

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会得到不同的答案。”

板书  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会得到不同的答案。

师:再加一句话。

生:答案不是唯一的。

师:答案不是唯一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板书

答案不是唯一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悟课】语文教学是需要课感的。什么是课感?王崧舟老师说:“就是你对教学现场的一种直觉,一种当下的把握,一种敏锐而别出心裁的驾驭。”丁老师的课堂是有课感的,学生对于答案的理解过于浅表化,他能够不假思索地、迅速地、果断地做出反应,“追寻答案的过程是最美的”等几句话的修改和提炼,不仅一语中的的拎出了学生概括的要点,更清晰明确了写作的取向和意图。

三、巧聚焦,深延展

师:这些都是我们立意,或者说是我们立意的方向,或者是我们的感悟。老师们,其实我们在干嘛?(审题)刚才这四位老师对题目的理解,很显然,第一位太笼统,第二位太模糊,第三、四位在审题的过程中,在表达的过程中,游离了作文题的关键词。老师们,二三两个题目,都是在聚焦到追寻的过程。那么,追求的过程除了是最美的,我们还可以怎么理解呢?我们在追求的过程中感觉到美,我们因什么而最美呢?大家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一下。

生:因品尝苦涩,体验成功的快乐而美;因见到不同的风景而美。

师:她说两个点,看到不同的风景,体验到快乐。还有什么?

生:为了追寻这个答案,一直不懈的追寻。

师:努力的,一种坚持,还有吗?

生:在追求的过程中,获得的感悟。

师:这本身就是感悟。你的落点在哪里?刚才这几个同学是有落点的。

师:有风景,有艰辛,有快乐。

生:追寻的过程中不断强大。

生:进一步的成熟。

生:认识的提高。

生:因有梦想而美,有目标而执着。

【悟课】法国文艺理论家丹纳曾说:“在事物面前必须有独特的感受。”写作也是一样的道理,要写出立意独特的作文,必须占据思想的制高点。丁老师反复追问,不断激发学生思维上的碰撞,就是一种对生活的聚焦,寻找落点,就是让学生关注生活,学会思考。只有想常人想不到,悟常人悟不到的,才能立意独特,文压群芳。

师:这还是在目标的起点上,如果往深里推的话,追寻的过程就是什么的过程?刚才有个同学讲,追寻的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有价值,它的价值在这里。还有,它的价值是不是在结果上,是不是在答案上?我们能获得答案固然是美的,我们在追求答案的过程中,没有答案是不是美的?其实有时候是不一定会有答案的。还有吗?

生:我认识了自己,认识了一个全新的自己。

师:在追寻的过程中,认识一个全新的自己,这也是一个角度。

生:在过程中,经历了痛苦的经历,后来回想起来,所有经历过的都是美好的,值得回忆。痛苦也是一种美,包括眼泪。

师:就是说这个追寻的过程,可以是快乐的,可以是痛苦的,可以是有结果的,也可以是没有结果的,没有答案的。还有从其他的角度来理解的吗?我们在理解这个题目的时候,一看到这个题,最容易想到的是什么?

生:在追寻的过程中,往往发现了许多新的答案,还有许多新的问题。

师:她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有答案,前面得有问题,困惑,困难。还有吗?除了这两种说法以外,还有吗?

生:看到这个提示语的时候,我想到一句广告词,“人生如一场旅行,在乎的不是旅途,而是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在一路的旅行中,我遇到了最好的自己。

师:就像这位同学说的,我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师:老师们,我们看到这个题,首先会想到什么?想到考试,我们学生最先想到的就是考试。那么,这是一个最常态的生活,我们能不能从最常态的生活里引导学生来感悟新的东西呢?我们在作文指导过程中,要学会回避第一思维,但是我们没有办法的情况之下,能不能做一些思考。

生:(不大愿意发言)

师:刚才一位同学说考试的经历,我们考试的经历,会有哪些呢?考试过程中遇到困难,这个题目不会,通过我不断地苦思冥想,结果得到了答案,一种欣喜,给我带来的体会就是:只要我们不退缩,终究会赢的。

师:在考试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找不到答案,我去抄袭作弊获得答案,然后很得意。很显然,写到这个时候,考试抄袭得来的答案,再往前推一步,追寻答案的过程中,任何小伎俩,简单的讲,都会带来耻辱,这也是一种生活的感悟。再往前讲故事,这个答案是错误的,然后让我领悟到追寻答案的过程如果走捷径,会自食其果,这也是一种感悟。

师:我们的立意有深有浅,如何通过这些来进行拆解。还有什么疑问?我们可以看到大家对这个题把握的基本上准确,审题的过程中还有什么疑问?提出来,大家一起思考。

生:其实刚才老师提出来的作弊的,后面我们可以延伸到人生道路上,我们面临的考验。

师:老师们,这是一个方向,在自己读题的过程中,有没有其他的困惑?如果到这个时候,我就不讲了,我就让大家自己动笔写。下面就是自己写了。

【悟课】模拟上课,考虑到学生的特殊学情,有些问题的生成很难取得“在场”的效果。毕竟老师和学生的认知和看问题的角度有别。丁老师引导听课教师聚焦最常见的考试这一常态生活,立足学生的认知和学情,考虑了诸多学生考试时获取“答案”过程的不同方法和手段,并从不同的角度延展开来,让学生明白,立意有深有浅,要想达到新颖别致的立意,就要克服思维定式,打破常规去思考、去分析,写出新感受、新认识。在教师和学生的双重身份里切换,让教与学的行为不再割裂,让教与学能够相容相生,课堂上既看见老师的教,又看见学生的学,最重要的是学生的写作进步看得见。

2.《抓住细节》课堂实录

——以“初见丁老师”为题片断写作

一、谈细节,第一次写作

师:今天第一次见,我们今天上的是作文“抓住细节”,请你说说看,你理解中的细节是什么?

生:细节一直是我比较疑惑的地方。

师:你是学生,你怎么理解?

生:细节就是生活中一些不经意的小情节。

生:细节描写。

师:对,你就说细节描写。

生:就是我们不大关注的,忽略的,能够把作文写得更细一点的东西。

师:你是说,细节描写就是细腻的描写。

生:细节描写大多数针对人物,比如说人物的眼神,人物的手上的皮肤,比如说阿累的《一面》,对鲁迅的细节描写就比较多。

师:你是说人物肖像中的细节,(还有语言,动作)。你来说说看。

生:很细致的画面。

师:我们要能抓住细节,重点还在我们怎样描写这个细节。什么是细节描写?

(老师朗读文字)

屏显:

细节描写

对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细微刻画,往往起到以小见大,画龙点睛的作用。

师:注意三个关键词:细微刻画,以小见大,画龙点睛,这里我们要注意,如果仅仅只是细微刻画的话,它还只是描写细腻,不能称之为细节描写。好吧,我们就以“初见丁老师”为题,写一个片段。我们写八分钟,人人都写。

学生八分钟现场写作。

【悟课】 “让写作教学看得见” 是丁老师最先提出的写作教学主张。写作教学是一个真实的活动性过程,让写作过程看得见,首先要知道学生的起点,经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又达到怎样的最近发展区,这才是考量一个教师的指导价值。进入教室写起来,是丁老师作文课特色之一,相对于很多滔滔不绝灌输写作技法的课堂导入,这是最有效,最能掌握学生写作基础的方法。

二、读习作,说初见印象

师:我们放下笔,自己大概估摸一下,写了多少字?请这位老师来读一读,看你写得比较多。

生:读“初见丁老师,是意料之中的。普通的如一粒沙,相貌平平,穿着正统,言谈举止稍显拘谨,话不多。在任教授介绍他的时候,他坐在讲台的边角,默不作声,只有他用温和略带乡音的语调,讲课时才清晰的让人仔细聆听;只有他踱着步子,双手合抱或微合手掌时,才让人尊敬。”

师:你觉得他有细节吗? 

生:应当有外貌,细节,神态。

师:你觉得特别明显的是什么?

生:你双手合抱。

师:他是这么写的,“只有他踱着步子,双手合抱或者微合手掌时,才让人觉得尊敬。”他这里是有这样的细节,对我的动作描写,踱着步子,双手合抱,微合手掌。你后面紧跟的一句,“才让人尊敬”,(为什么让人尊敬?)中间是不是少了一句啊。找出细节,本来可以展开,而没有展开的。这位老师来读。

生:读“初见丁老师,粉红的上衣,嘴角微微上扬。自称小丁老师,语调亲切柔和。眼睛不大,满含笑意的似在询问:最美的过程到底在于什么呢?他不断地引导着我们去思考,去质疑。在我们练习时,他喜欢双手交叉在胸前,或反背着手,在教室里缓缓、轻轻地走动,等待,耐心地等待我们的发现。”

师:写得好不好,(好)这是很好的。前后部分做了细节,抓住了衣着,她中间是一个概括。(看学生的文稿,书写有点混乱,笑着说:“我还真看不懂。”)(生大笑)

生:前面是嘴角微微上扬,语调亲切柔和,眼睛不大,你带给我的是温暖明媚的感觉。

师:你继续夸,没事的。(全场笑)“他引导我们一次次追问”这就是概括。下面又写“在我们练习时,他喜欢双手交叉在胸前,或反背着手,在教室里缓缓、轻轻地走动。”这是动作。

生:我后面想写内在的东西,一个等待,耐心的等待。

师:前面的描写非常细致,后面,等待,等待什么?这里又少了一句。后面头闪闪发亮的老师来回答。(生笑)

生:我写了一点。

师:写了一点就读一点。

生:重点想写你窄窄的眼睛,后面还没有写出来。

师:你准备写我的眼睛。

生(女生站起来):我也写了你的眼睛。

师:那你把写我的眼睛读一读。

生:读“丁老师的宝贝都藏手机里了吧,给我们读他学生的得意之作时,拿手机的手略微颤抖,似乎是有点小紧张,又似乎是有点小骄傲。翻动文字时,眼睛瞪大一点,可能是想把文字看真切,毕竟年纪大了嘛。(众人笑)然后又眯起来聚焦,拇指和另一个手的拇指和食指岔开一个小八字,伸颈,轻触。读出了味儿,又眯起眼睛,似笑非笑,陶醉啊!”(教室自发响起掌声)

师:她很能写,文字非常出彩。你来读一下。

生:读“初见丁老师,压根就没把他和名师联系在一起。其他名师进入教室,自带一种强大的气场。丁老师啥时候进来的,都没有人在意。现在仔细想想,可能和他不甚强壮的身材和谦和的态度有关。淡粉色小格衬衫,藏青蓝长裤,清爽却没有大牌的感觉。温和的语调,微笑时,眯起下弦月的小眼睛,微弓着的背,都让我们感觉非常亲切。裤带间别着的玉佩,左腕上戴着的金表(都不知道价值几何)。(生笑,掌声)又见出老师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朴实中见精致,平凡中见深遂,是丁老师印在我脑中的形象。”(掌声响起)

师:他后面的金表跟玉佩后面跟的就非常重要了,她把人物写得很细,又透出人物的精神气质,这是最重要的。刚才有老师说,我想写你的眼睛,他就能抓住最有特征性的。抓什么细节?聚焦就是抓细节。两位女生又把抓到的细节进行分解放大,最后又是一个凝练,凝练到人的精神气质上来。为什么这么精彩呢?所以聚焦,分解,放大,还有凝练。我们肯定还有精彩的,我们就不展示,我也不延伸了。老师们,我们再来想一想,根据刚才老师读到的,你觉得要写好细节,要注意哪些问题呢?这位老师没有发过言,你来说说看呢。

【悟课】这一环节,课堂里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一方面是送给文字精彩的听课老师,另一方面是送给上课的丁老师,语言幽默风趣,现场把控既有细节之实,又有灵动之美。针对五位老师风格迥异的写作片断,丁老师能够迅速点拨,分别指出每个人的写作细节和改进方法。特别对于想写老师眼睛的那位老师,丁老师给予了肯定,虽然没有成文,但是他聚焦最有特征的眼睛,这是写作细节时,必须要有的敏锐判断。而对于那个用腕表和玉佩来凸显人物精神气质的学生,丁老师也是非常认可的。抓住最有特征的细节,写出人物的精神气质,聚焦,分解,放大,凝练,这才是细节写作的不二法门。

三、辟新径,议细节描写

生:我认为要写好细节,肯定是为主题服务。刚才几位老师写到初见丁老师,主要是想把丁老师所蕴含的名师的气质写出来。

师:提炼一下,要注意什么?

生:突出主题服务。

师:突出主题就是突出这个人的特征,很好。我们结合刚才的环节,看来还不能少,我展示一下。

屏显

细节链接(略)

师:切合人物的特征,男生,还有吗?

生:细节主要是抓住人物的特点。

师:刚才,这个老师说过了。你还有什么?

生:不同于其他人的不同之处。

师:还是抓住个性特点,还是围绕着这句话来说的。第二个呢?

生:不同于别人的一些。

师:还是围绕个性和特点在说。(众人笑)你觉得还有第二个?

生:人物的语言这些方面。

师: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这些方面。谁来说?

生:最重要的一点注意观察,刚才几个老师写丁老师,如果没有细致的观察,是没有办法写出细节的。

师:还有发现吗?你不要在遗忘的角落里。

生:尽可能通过细节描写展示人物。

师:就是在谈细节。

生:通过对服装,神态等等写出人物的精神世界。

师:抓住内容。还有吗?

生:描写的顺序。

师:还是描写的技巧。

生:我觉得它既是镜头特写,又是慢镜头放大。

师:你说的是方法。很有意思。你说说。

生:细节描写可能还要为行文服务。

师:为主题服务。

生:我是这样写你的。(众人笑)我肯定没有前面两位老师写得好。

生:读“早餐,QQ来电显示:请带丁老师来教室。怎么回事?丁老师?估计是今天上课的老师,怎么回事?难道?这是一个怎么样的人?问餐厅用餐的学员不就可以了吗?而我没有和他联系上,也只好作罢。走出餐厅,见班主任领着一位身穿浅粉,瘦瘦的小老头在前面向教室方向走去,估计是丁老师吧。吆,腰上还有玉佩呢!我没太在意,因为专家总是有点架子的嘛。一路上坡,丁老师似乎也一路伛着身子,走在上坡路的内侧,听不见他们的谈话。”(掌声响起)

师:听到他的写作中和你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心理描写)还有吗?

生:我觉得他没有过多的正面描写,他是从侧面来写的。通过短信什么的想到你,初见的角度不一样。

师:他不仅有眼前的,有想象的,还有与其他人的对比。非常重要,抓人是多角度的,用别人来衬托这个人,也是要注意的。真实观察,典型生动。老师们的语言非常深。

【悟课】叶圣陶先生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所谓“有法”是指不同学科的教学有一定规律可循;所谓“无定法”,是指在具体的教学中并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固定不变的万能方法,一切都会因学生和情境而定,所以,最终还得是“贵在得法”。不同的学情,一样的教法,也会呈现不一样的教学精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如能另辟新径,多角度关注细微之处,找准小巧精妙的切入点,自然可以写出打动人心的文字。

四、做加减,升格再写作

师:我们下面就把刚才的片段进行第二次修改,看看你抓什么点,你分解放大到位吗?你从这个细节里是如何凸显人物的个性。我们课就上到这里,下面就是我们第二次修改。第二次修改要做加法也做减法,第二次交流,强化对细节的把握。

老师修改习作。

【悟课】“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丁老师在魏本亚教授“复盘式评课”的基础上受到启发,尝试“复盘”中揣摩、体悟、修正自己的习作。二次升格已经成为丁老师作文课堂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有了第一次的写作基础,师生、生生互动的追问和修补,二次升格修改作文,思路更明晰,语言更精准,立意更高远,看得见老师的教,看得见学生的学,尤其是看到了学生的变化,这才是一节真正的作文指导课。

【听课心得】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从这一要求来说,写作教学的目的是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但是,当下的写作现状却令人忧心忡忡。写作指向唯一的应试不说,大多是靠天吃饭,根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写作教学。

华东师范大学郑桂华教授指出:当下教育与生活分离的弊端,反映在写作教学中,便是把学生的素养知识化、把过程的抽象化。一句话,使表达者脱离了丰富真实的生活,变成了一种虚假。

丁卫军老师针砭时弊,大胆改造作文教学,并提出了自己“构建真实而完整的过程性写作教学体系,让写作教学看得见”的作文教学主张。在两个半节的模拟课堂里,充分体现了这一教学主张。看得见教师的教,看得见学生的学,尤其是能看到学生的变化。真实丰富,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角色定位里不断切换,想学生所想,想教师所教,无疑在改进当下作文教学现状的摸索里找到了一个突破口,让学生为自由生命而写,也让作文教学看得见。

笔者觉得这两节课,突出了如下的三个特点,跟大家商榷,恳请批评指正。

一、把老师当学生,让老师在写作中体察。

  两节课上,丁老师把国培班的培训老师当学生,让老师写下水文,在真实的写作中体察学生的写作感受。这样的设计,是大胆的创新,鲜有人用,不仅要考虑学情的特殊性,又要让教师明白,每一个环节设计出于怎样的教学考虑,极具挑战性,而丁老师却运用自如,如鱼得水。

《答案》教学中,一位老师这样写下自己对答案的理解:“这个题目,我可以写生活中的经历,或是成长的感悟。”丁老师顺势追问:“你从你的表述中,能看得到与答案题目的关联吗?”这一追问,如内心惊雷阵阵,也不禁让我们扪心自问?我们指导写作是否在场?是否关注学生思维的聚焦?这是教师对学生的追问,也是对老师的课堂追问。梁增红老师提出,要剔除语文文本解读中那些无效、非语文的东西,让学生在干净洗练的语文课上,在“少而精”的语文活动中,学习运用语言文字,让语文教学“走在回家的路上。”作文亦复如是,抛去正确的废话,摈弃“发霉的奶酪”,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让写作在看得见的过程里自然发生。老师通过亲身体验写作,感同身受,想学生所想,自然促进更好的写作教学指导,可谓一箭双雕。

二、把老师当老师,让老师学会写作指导。

如果单一的把教师当成学生来教,这就不是一节好课。而丁老师在课堂中,早就考虑到这一点,既把老师当学生,又把老师当老师,在感悟体验写作的过程中,时刻让老师明白自己的角色定位,我们做学生练习写作,是为了更好的做老师学会写作指导。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丁老师指导教师在教师与学生的角色里自由切换,即让教师的教看得见,又让学生的学看得见,真是设计精巧,独具匠心。请看一下教学片段:

师:这些都是我们立意,或者说是我们立意的方向,或者是我们的感悟。老师们,其实我们在干嘛?(审题)刚才这四位老师对题目的理解,很显然,第一位太笼统,第二位太模糊,第三、四位在审题的过程中,在表达的过程中,游离了作文题的关键词。老师们,二三两个题目,都是在聚焦到追寻的过程。那么,追求的过程除了是最美的,我们还可以怎么理解呢?我们在追求的过程中感觉到美,我们因什么而最美呢?大家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一下。

生:因品尝苦涩,体验成功的快乐而美;因见到不同的风景而美。

师:她说两个点,看到不同的风景,体验到快乐。还有什么?

生:为了追寻这个答案,一直不懈的追寻。

师:努力的,一种坚持,还有吗?

生:在追求的过程中,获得的感悟。

师:这本身就是感悟。你的落点在哪里?刚才这几个同学是有落点的。

师:有风景,有艰辛,有快乐。

生:追寻的过程中不断强大。

生:进一步的成熟。

生:认识的提高。

生:因有梦想而美,有目标而执着。

以上教学片段中,丁老师让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写出自己对答案话题的理解,当四位学生写出自己的理解,并阐释缘由后,丁老师紧接着让教师切换身份,再回到教师定位,明确这样做的用意,是教会学生审题。然后,继续追问,“追求答案的过程是最美的,美在哪里?”再次让教师进行角色转换,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发现。这样,从教师到学生,再从学生到教师,身份的不同切换,感受的不同体验,让教与学的过程清晰可见。对于丁老师而言,这需要巨大的教学智慧。对于听课教师来说,这样的体察经历难忘深刻,更让人深思。

三、把课堂当练兵场,让教与学共融共生。

听过很多作文指导课,无非是执教者大张旗鼓地宣讲写法技巧,然后让学生紧扣方法练习写作,这样的设计固然目标明确,训练点突出。可学生真正学到多少? 没有教师的这些技法指导,学生能不能写出这些作品?毕竟不好准确测量,也难以评判教师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遇到悟性好一点的学生,自然可以如虎添翼,锦上添花。否则,不过走了过场而已,我说我的,至于你进步了没有,那就不是我的事情了。

丁老师的这两节课,课堂成了练兵场,练学生,练教师。如若没有一点文字功底,下水文的写作,会让很多老师如坐针毡。当然,也让很多文采飞扬的老师找到试飞的平台,那样的写作体验是新奇的,美妙的。“初见丁老师”的片段写作时,两位老师的精妙之作,更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下面是两位老师的作品展示:

生1:初见丁老师,压根就没把他和名师联系在一起。其他名师进入教室,自带一种强大的气场。丁老师啥时候进来的,都没有人在意。现在仔细想想,可能和他不甚强壮的身材和谦和的态度有关。淡粉色小格衬衫,藏青蓝长裤,清爽却没有大牌的感觉。温和的语调,微笑时,眯起下弦月的小眼睛,微弓着的背,都让我们感觉非常亲切。裤带间别着的玉佩,左腕上戴着的金表(都不知道价值几何)。(生笑,掌声)又见出老师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朴实中见精致,平凡中见深遂,是丁老师印在我脑中的形象。

生2:早餐,QQ来电显示:请带丁老师来教室。怎么回事?丁老师?估计是今天上课的老师,怎么回事?难道?这是一个怎么样的人?问餐厅用餐的学员不就可以了吗?而我没有和他联系上,也只好作罢。走出餐厅,见班主任领着一位身穿浅粉,瘦瘦的小老头在前面向教室方向走去,估计是丁老师吧。吆,腰上还有玉佩呢!我没太在意,因为专家总是有点架子的嘛。一路上坡,丁老师似乎也一路伛着身子,走在上坡路的内侧,听不见他们的谈话。

两位教师文采飞扬,于细节处不仅写出了丁老师的人物特点,更写出了丁老师的精神气质。一个正面描写,侧重外貌,神态,衣着;一个侧面描写,抓住人物心理活动,不仅有眼前的,有想象的,还有与其他人的对比。文一出,教室里就掌声雷动,夸赞声,鼓掌声,不绝于耳。这样的文字,经过教师的再点拨和二次升格,一定让人惊艳。这样的课堂,就是练兵场,我们看到了教师教的过程,也看到了学生学的过程,更看到了学生的改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达到了相融相生,共融共生。

模拟课堂和常规课堂教学存在巨大的差异,它对教师的综合素养和教学智慧有极高地要求,因为要求众多,所以敢于挑战的老师不多。丁卫军老师敢为人先,率先垂范,除了其厚重的文化积淀和教学策略外,更多的是其对自己的写作教学序列的作文改造和研究。模拟的课堂,让教与学的过程看得见,这不是一句空话,这是一份自信,更是一份决心。

丁老师模拟授课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1,884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347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435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09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11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37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987评论 3 40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30评论 0 26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194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25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64评论 1 34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34评论 4 33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944评论 3 31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64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997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389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54评论 2 34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始终记得,那一日大雪落满枝头,你为我拂了去。 还没有与你一起的时候,母亲曾经告诉我,男人的温柔常常在不经意之处。...
    2020号阅读 645评论 20 11
  • 它是一支酒 一支40度的威士忌,有些桀骜,少许温柔 她是一姑娘 一个来自东北又去了法国的女孩子,有几分豪爽,现在也...
    的YY阅读 788评论 0 2
  • 杨倩,焦点讲师三期,漯河,坚持分享357天,(2017-12-22) 今天晚上先听了刘老师的一...
    温心怡然阅读 142评论 0 0
  • 丹麦位于北欧各国的最南端,由与欧洲大陆接坡的日德兰半岛和500多个岛屿组成。丹麦国土地势平坦,海拔最高处仅有147...
    慕溪北欧旅游阅读 478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