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命题成绝响,余韵风流意味长
——2020年高考江苏“告别卷”作文解题思路浅析和素质要求思考
先将文题列出: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材料几乎没有文言,使用通俗易懂的现代汉语,小学生都能读通,但其内涵却依然“云山雾罩,不露峥嵘,任君揣摩”,依然是我江苏卷的风范。虽然是角度自选,但这短短几句话可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有层层推进的内在逻辑,请看:
第一句话: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解:此句出自《周易·乾》,是段落的引领,先定了调子(也就意味着“不接受反驳”)。
第二句话: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
解:对第一句话进行诠释,并把主体定于“人们”,请注意“塑造”二字。
第三句话: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
解:继续对第二句话进行延伸,并把时间定于“互联网时代”,请注意再次提及“塑造”。
第四句话: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解:采取“由面到点”的方式,主体从第二句话广义的“人们”,已经变成了作为个体的“你”。而“浏览”、“点赞”、“分享”,这三个词都是互联网时代产物,这里悄然对第三句话进行了承接和阐述。
综合起来看,材料的观点用大白话表述就是:人总会不自觉地关注自己喜欢的,像磁铁一般吸引着这类信息,而这些信息反过来又会影响和左右着本人。而在互联网时代,人与人的联络更便捷和密切,获得资讯也更加容易,所以这些信息对人潜移默化地影响自然就更大。所以在当今时代,一个人今后将成为什么样的人,很可能就是从资讯的获得(比如自己的浏览,比如别人的分享),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网络交流中(如点赞),使自己的心理产生了变化(感动),或是突发灵感,或是暗下决心,于是有了一个新的开始。
所以,看似角度、文体均自选,似乎自由度极大,其实大体的立场和逻辑规则已然在题中悄悄埋下,和数学、物理最后一道大题令人直接望而生畏不同,这种命题方法可谓暗藏“杀机”,如果不理顺、厘清其中内涵,想要精准切题拿高分,几乎不可能。
当然,仅仅知道材料中的观点,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考生还必须基于材料的立场和逻辑,再进行详细地推理和延伸,在不违反材料立场的前提下,找出自己的新论点,这就必须再次深度咀嚼每句话。其中,首句乃是《易经》经典,非一般考生所能挖掘和深谈。而第三句主要讲述了一个事实,告诉大家互联网在人和信息相互影响方面,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这个论述的空间十分有限。所以,对于大多数考生而言,能够比较稳妥地挖掘的,只有第二句和第四句。让我们仔细品味:
1、“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
延伸:此句既然讲到人和事,自然可以“分而治之”。先说人,自古“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当年伟人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时,即以天下为己任,化名“二十八画生”征友,“愿嘤鸣以求友,敢步将伯之呼”,就是想找到自己喜爱和认可的,志同道合的朋友,以便共图大计。再说事,喜欢某类事情,就自然去关注,比如喜欢球赛,就关注相关比赛;喜欢某种活动,自然也会留心并积极参与。
那么,专注于自己喜爱的人和事,究竟利弊如何,还是兼而有之?这里辩证思维就派上用场。
首先,要看喜欢的人或事,其价值导向如何。关注正面的知识精英、公益活动等,能让我们的水平得到提升,思想更加高尚。而如果关注的属于消极方面,比如从电视广播时代的“追星”,到网络时代的“追主播”,因为打赏主播倾其所有,甚而违法犯罪的案例都屡见不鲜。如果此类信息越多,这种“负环绕”、“负塑造”越强烈,而当事人自己往往当局者迷,他人要点醒也很不容易。
其次,一味关注自己喜欢的,即便是“好人”、“好事”,固然大有好处。但长此以往,也容易使得眼界受到局限,特别是没有借助互联网时代,信息极大丰富之“势”,使其本身的思维和判断受到影响。比如大润发的前董事长曾感叹“赢了所有的对手,却输给了这个时代”,就是因为已经做到零售行业翘楚的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电子商务会来“打劫”,而且发展如此迅猛,给传统零售者根本不留机会。事实上,有心人可以看到,近几年,“跨界”博弈已经悄然风起,被“跨”者常常输得一败涂地。这也再次说明,打破思维定式与固定信息环绕,抬眼看世界,听不同意见,接纳不同的朋友的重要性。
2、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延伸:此句主要谈作为个人而言,开端与未来的关系,主要可从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个人的未来,是由多年的积累造就的,这个开端是善还是恶,是消极还是积极,确实非常重要。林肯说过“一个人要为四十岁以后的相貌负责”,就是说四十岁以前的相貌是天生的,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相貌渐渐地变化,由于人的阅历的增加以及修养的增强,一个人独有的气质就会凸显,从而形成其主要特征。
而开端有自己种下的,也有良师益友(抑或是“损友”)埋下的。正面的如:季羡林先生谈及当年在清华聆听陈寅恪先生的《佛经翻译文学》,感叹:“如同剥蕉叶,越剥越细越剥越深。像导游一般,引领着同学走在山阴道上,路途盘旋曲折,山重水复,柳暗花明,但最终还是豁然开朗。”当时,季先生就埋下了佛学的种子,多年后季先生到德国哥廷根大学攻读博士,其老师瓦尔德施密特正是陈先生的同学,可谓因缘际会,“世事纷纭果造因,错疑微似便成真”。此后季先生精修梵文,终成一代东方学大师。而人在得意时、失意时,如有人醍醐灌顶或是温言鼓励,自然也会获益良多。而负面的则不胜枚举,比如介绍一个网络游戏,可能就增加一个“游戏少年”,而分享一个不良信息,则可能让人走入歧途,所以国家才会净化网络环境,而作为个体,更需要为了自己的目标,自觉远离不利的信息。
其次,开始毕竟只是开始,虽然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但,也仅仅是一半,现实中“行百里而半九十”者比比皆是,所以成功者才会是少数人。而材料用词也极为严谨,是“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开始于……”。从开端到成果,过程是艰辛而漫长的,能否坚持就看各人的毅力。而现代的科技既有积极的一面,也必然有消极的一面。比如手机的诱惑,“一机在手,天下我有”。一人闭门学习时,身旁联通网络世界的手机,给了“慎独”增添了巨大的难度。而大数据又会根据人的习惯“投其所好”,推送同类信息,那些吸引眼球的娱乐信息、搞笑信息,往往让人欲罢不能,而之前立下的雄心壮志,恐怕也早已烟消云散。
那么,文章的第二句话就没用了吗?显然不是的,不但有用,而且非常重要!请看这句“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
这就暗示:考生必须紧紧围绕时代起笔,不能只是埋在历史的故纸堆中,正如白居易所言“文合为时而著”,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要将历史的经验,知识的精髓,与当今国内现实社会紧密结合起来。尤其要注意到,我国在互联网民用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我们的网民和移动客户端数量更是全球第一,也催生出很多著名的互联网产品、如微信、抖音、淘宝等,而这些产品反过来又深刻地影响了个人和社会。大数据更是推波助澜,让同类信息更加紧密的环绕,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渐渐改变。其中利弊交杂,这也是各种论点的基础。所以,这句话是文章的大背景,无论从哪个切入点行文,都必须以此为基,决不能遗漏,否则整篇文章的时代感就会大打折扣。
浅析了思路,让我们再看来简单谈谈对考生而言,想写好高考作文,从广义上说,应具备怎样的素质:
近年来,无论是全国卷还是地方卷,作文题似乎越来越刁钻。其实不难理解,高考作文出题的最基本要求就是最大程度地防止套作、伪作,考核学生真实的综合人文水平,并且拉开学生之间的区分度,想靠记诵几篇范文,混个不错的分数,基本无望。写作文就像盖建筑,既要有出色的整体设计,又要有充足的建筑材料,还要把建筑材料有所取舍,并科学地堆砌起来。那么,从上述江苏卷的解题过程看,想要得高分的要求也呼之欲出。
那就是:清晰精准的思维剖析+广博厚实的知识功底+流畅优美的言辞表达。
前者用来“看穿迷雾”和整体思路设计。
中者用来提供充分可选例证及相关材料。
后者用来进行妥善表达并显示文字功力。
坦率讲,就思维部分而言,对考生的思维精析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就知识储备部分而言,也再次超出了传统语文学科的范畴,而扩展到了其他人文学科,以及自然科学的知识。在这二者的前提下,还要在短时间内以优良的语言进行表述,实属不易。
佛曰:功不唐捐。人文学科研习,犹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