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在想如果回到最初的生活方式会怎么样?因为一直在思索,所以也喜欢看那种极致追求自我的书,比如《悉达多》。悉达多不仅贵为婆罗门之子,而且天资聪颖天赋极高,可是他舍弃了这优越的一切,去做一个苦行的沙门,然后辗转反侧沉沦世俗,但最后舟行江上与江水做伴,悟得人生真谛。
当然我知道人生最后都是归于荒芜,真正的求得自我必须是归于自然,可是生在世俗有了妻儿那必定也是会受到羁绊的,而且人真的可以“波澜不惊”“心如止水”吗?
最近很颓废,可能是因为又胖了几斤,所以人慵懒得很。好在还是把薄薄的《大森林里的小木屋》看完了。
这是回归自然的生活,甚至可以说是与世隔绝,虽然这样充实有趣温馨又充满惊险的日常生活让我沉浸其中,但我也也一直在怀疑,难道说他们的孩子不用上学吗?难道真的可以不参与这个世界吗?
很多时候人只要活的够自我就是会少去很多烦恼的,劳拉一家最大的社交就是逢年过节和爷爷奶奶叔叔姑姑一起办舞会,他们的劳作是朝而起暮而息,春种秋收冬藏,春天森林里的积雪融化,他们会种下各种作物,夏天去森林探秘,可能还会带回很多蜂蜜,秋天劳作是辛苦的,但是他们亲戚之间互相帮忙,你给我做一天,我再帮你做一天,这很像我们小时候种田,因为每家好几块田,一家人一天是完成不了的,所以村里的人就会相互换工,轮流下田。
劳拉的亲人都是生活在森林里,可以说是最原始的生活方式,森林就是他们游戏生活的天地,在那里他们可以拿树桩做跳板,可以静静欣赏雪景。
这本书很治愈,因为只需要跟着四季去劳作生活,当然也会有来自野生动物的威胁,但是他们有猎枪。
书籍最大的意义就是带我们去感受不同的生活方式与场景,让我们在方寸之间去感受整个世界,总有一方天地让我们悠然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