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1. 什么是致曲?
前一章讲“至诚”,能“尽性”,“可以赞天地之化育”,是“自诚明”。这一章则讲“自明诚”。
一般“曲”解释为“偏”,从某一善端发现的偏处,推而致之,扩充放大,也可以到达极致。
曲,不直也,弯曲的意思,如曲径通幽。“其次致曲”,就是说如果无法做到本真的存在,那么只能通过某一不那么直接的门道,去窥见那个本真的存在。但一旦到达极致,也就窥见了本真的存在的全部,其形(样子)也就显露出来了,其运动变化的规律也就一览无余了。
致曲类似于“管中窥豹”、“曲径通幽”、“坐井观天”,但一旦达到极致的状态,就能到达“至诚”的境界。
2. 至诚与致曲
“至诚”的境界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致曲”的境界是“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因为本真的性受到外在的影响,不明或不能纯净,所以要靠“时时拂拭”。
“至诚”是直接的法门,直抵本源,明心见性;而“致曲”就是间接的法门,曲径通幽。前者生而知之,不勉而中。
所以从境界上论,六祖胜过神秀。但是对于凡夫俗子来说,还是神秀的方法更容易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