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反转的剧情吗?这种剧情多用在侦探故事中,我是比较喜欢这类的题材的,故事刚刚介绍的时候,作者都会带着你往一个方向去思考,然后再给你一个反转,虽意外却也在情里之中,这就是绝妙之处。
今天介绍的这本小说叫《人生删除事务所、归零 》
作者又是日本人,我怎么这些日子与日本小说作家叫上劲了呢?只因为他们的小说不长,本小说也只有三个故事,却依旧深深的吸引我读下去。
日〕本多孝好
一九七一年生于东京,毕业于庆应义塾大学法学部。一九九四年凭借《沉睡之海》获得小说推理新人奖,一九九九年出版收录该作的《迷失》正式出道,并入围“二〇〇〇年这本推理小说了不起!”十强,获得伊坂幸太郎等人的极高评价,一跃成为热门作家。其后连续发表爱情、青春等跨类别新作,收获了读者源源不断的支持。
他的作品将高级的幽默、缜密的逻辑与温暖的人情紧密结合在一起,故事环环相扣,给人一种充满现代感的独特阅读体验。
今天就与大家分享第一个故事——奔放的旋律(第一部分,死因悬疑)
犯过的错误我们无法抹去,但留下的记录可以。
死后,你不想示人的数字遗产由我们来删除。——人生删除事务所
人生删除事务所的工作,就是在委托人死后,代为删除他们不愿示人的“数字遗产”。冷漠的程序员所长坂上圭司,和只想在法律边缘赚钱糊口的员工真柴祐太郎,每天都在地下事务所中,准备按需求删改委托人们遗留的人生。这是为逝者“解忧”的事务所,也是数字网络时代的“入殓师”。
“这次的委托人叫横田英明,三十五岁。他设定电脑超过七十二小时无人操作,就将上面的某个文件夹删除。”圭司这个坐轮椅(记住这一点,下面的故事里,这一点很重要,轮椅)的所长,将任务交给员工真柴祐太郎,让他先去确定委托人的情况,看看是不是已经死亡,并且要找到他的电脑,将里面要求删除的内容删除。
于是祐太郎便通过委托人留下的电话,假装他的朋友打电话,得知委托人的确前天已经死亡的消息。并假称DVD放在委托人的电脑里,要去取回。从其母亲那里得知了委托人的弟弟宗介正要去整理哥哥的东西,让他们联系。祐太郎不想麻烦,又谎称DVD也许放在邮箱里,从而打听到了委托人的地址。
做这一行的真的要胆大,心细,还要会说谎。
于是,祐太郎摸进了委托人的家,发现了一个问题,这个家虽然狭小,却有不便宜的家具和各种乐器,还发现了一张全家福。
里面的照片应该很老了,有一对四十岁左右的夫妻和两个男孩子。哥哥英明应该在读小学高年级,弟弟宗介则在低年级。英明长着圆圆的脸,两只眯眯眼,还有一个扁扁的圆鼻头,再加上厚嘴唇无力地耷拉着。那张脸简直就是丑小孩的范本。他旁边的弟弟宗介长着一张英气的脸,衬得他更不好看了。
这是第一个线索,死者很丑,爱音乐,仿佛很有钱,还有一个漂亮的弟弟。
正当祐太郎想走时,却有两名警察正寻上门来,他只好逃跑,害得一名警察为了追他磕破了额头。
圭司打算按照委托将数据删除,可是祐太郎却想看一看。
圭司说:”委托人交给我们的,是他内心最柔软、最脆弱的部分。要是轻易去触碰,你不觉得是对死者很失礼的行为吗?”祐太郎应对:““这个礼数问题我懂了,可我也不想因为别的什么小事被逮捕。”
祐太郎便在委托人要求被删除的音乐文件里听到了一首著名乐队的曲子,并推测出这有可能是委托人的作品,反而被弟弟注名使用,并走红。
于是,他们便将这些文件拷贝到U盘,将电脑清空,并打算寄还给了委托人。而他们留下U盘的意图却只是因为祐太郎将自己的身份证明掉在了委托人家里,怕被警察误会,以此证明自己去那个家的真正目的。
故事说到这里,是不是会有种推测:莫不是弟弟与哥哥因为音乐著作方面的问题起了争执,然后故意害死了他?
后来,警察没有找到祐太郎,委托人的弟弟横田宗介寻上门来。因为他寻到了祐太郎掉落在哥哥家中的那些证件。他是来要寻回被祐太郎偷走的哥哥的电脑。在争执期间,原本是宗介粉丝的遥那(祐太郎后女友,现还未确定关系。)爆了条猛料,说宗介与药贩子暗中勾结。
是不是无形中又让人猜测,这个宗介故意用药害死哥哥。
祐太郎告诉宗介,自己去偷电脑只是委托人要求删除文件而已。谈话中,还有一条值得注意,那就是宗介甚至不会去参加哥哥的葬礼,因为妈妈说他可以不回去。
祐太郎将电脑交还给宗介,并直接质问“写曲子的人是横田英明先生。你拿走了横田先生的曲子,谎称是自己作曲,并且演奏出来了,没错吧?
”可宗介的反驳是:“钱我可给足了。摇滚音乐人能得到的只有两样东西,女人我要了,钱全给老哥了,这有什么可抱怨的。”
“名誉呢?称赞呢?”
“要是他想要那种东西,就去当政治家了。那比当摇滚音乐人可简单轻松得多。”
好了,今天先分享到这里,读者们可以猜测一下真实的情况如何?记得反转,温情的基调啊!明天我们再来看看反转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