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黄昏时分,和明喆一起打羽毛球,旁边站着两个九岁的小女孩。
明喆说她们两长得特别像,问她们是不是双胞胎。
其中一个小女孩回答说:“我们不是双胞胎,我们是两个不同的爸爸妈妈生的。不过,我们的爸爸有一点特别相似。我们的爸爸每天到中午十二点都不起来吃饭,晚上就一直玩手机。”
她们说,妈妈也是这样。有时间就一直抱着手机玩。
然后,两个小女孩笑着说,要是换一个妈妈就好了。
听到小小年纪的孩子说出这样的话,当时令我感到很吃惊。
原来,父母的一言一行,做孩子的,都会看得明明白白。
2.
也许,她们那句“要是换个妈妈就好了”,虽是一句童言,但也道出了互联网时代人际交往的现状。
我们明明面对面坐着,心却隔得很远很远。
想起一句戏谑的话: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身边,你却只知道低头玩手机。
再拼命地吸引你的注意力,都抵不过手机里的花花世界。
比如,过年时,我们经常会看到,一家老小坐在一起,往往小一辈的,是低头玩手机,抬头两茫茫。长辈们问什么,只是草草地回答。
恋人之间相处久了,也会由于疏于交流而找不到共同话题。久而久之,在一起也会出现各自玩手机的情况。
原本,互联网的发展是为了便于人们之间更好的交流。而今,交流的便利性提高了,但很多人却没有了当初交流的那份迫切心情。
以前,车马、邮局都慢,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仅仅靠着一封信,思念随着时间日渐发酵。
现在,思念一个人、想要联系一个人,一个电话、一个微信消息就可以随时联系到对方。
但渐渐地,这些便利的通讯工具却使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变得越来越寡淡。
3.
记得,小时候,家里装固定电话。每年过春节,大年初一的早上,老妈总会让我一个个打电话给七大姑八大姨。
听到对方的声音,似乎就可以真切地感受到电话那头说话人的心情。
而今,各种社交软件的开发使人们越来越习惯以发送微信或者QQ消息的形式来表达新年的祝福。甚至,还会出现类似群发消息这种情况。
4.
每年,我都会给自己留一个固定的时间,回想一下这一年甚至这几年曾经给予过自己帮助的人。哪怕是一句话、一个电话。甚至有时候,我会把这些帮助过自己的人的名字写在笔记本上。
春节时,会以不同的形式和他们联系,表达自己的祝福。
今年放寒假,我没有直接回家,而是从杭州到苏州,先去拜访在苏州上本科时一直对我很好的老师和师母。
一如我在苏州上本科的那两年,我们冬天坐在一起吃热气腾腾的火锅。
不同的是,我已经从当年的本科院校毕业,还有,今年的苏州没有下雪。
一如既往的是,我说得少,听得多。
那天拜访完老师和师母,我对朋友说,我还是不怎么会和长辈聊天。不过,能够当面看他们一次,就觉得很安心。
今年大年初一刚起床,我给那些在我心中意义很重大的前辈打了电话。
给那些不经常联系、但在某一时刻给予我鼓励与帮助的朋友、老师、亲人发了消息。
每一则微信消息都是认真思考后发的,每一则祝福对于我而言都是发自内心且独一无二的。
大年初一从早上七点多到下午一点多,我一直坐在书桌旁做这件事。
在这期间,我收到一些人群发的祝福语。
我不太明白发送的那一方是以什么样的心态发送过来的,是真的太忙还是微信好友太多。
5.
春节假期,除了和家人团聚、走亲访友。也不要忘记向那些曾经在这一年里帮助过自己的人表达新年祝福。
发消息不如打电话,打电话不如实实在在的见面。请根据你与对方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祝福方式。
不要怕麻烦,不要嫌花太多时间,也不要应付着群发消息。
在每年一次的新年,多留一些时间精力,给那些曾经给予自己帮助的人送上一份最真挚的感谢与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