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快吃晚饭时呦呦在玩气球,突然,气球爆了,她拿着气球的残片大哭,爸爸理智而冷静的说:哭有用吗?已经炸了,没有气球了,快去洗手吃饭吧。看到这些,我仿佛看到几年前我和儿子说话的样子,竟然如此讨厌,现在的我想到的是,家不是讲理的地方,爸爸说的话非常有道理,可是女儿哭得更大声了。一个三岁半的孩子,正玩的开心,突然失去了玩具,大哭是正常的反应,此时她需要的是有人来安慰她,理解她心里的痛苦,而不是大道理,我走过去抱起她坐到沙发上,说我知道气球破了你很难过,我也很难过,来抱抱。很快女儿就不哭了,共情很有效。一定要看见孩子,看见她的需求,接纳她的情绪,提供她需要的东西,她才会慢慢生长出安全感。我这样做时,感觉自己也被疗愈了,我安慰的也许不止是她,同时也是我的内在小孩。扶养一个孩子其实是给自己一个疗愈的机会,和孩子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