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白云兰子陪伴你的第444天
观看《经典咏流传》,跟随着动感的音乐,兴奋哼唱着经典传唱人陈彼得的《青玉案》。内心颇感动。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感动老人家对诗词的热爱。年过七旬的音乐人,动感的旋律带动全场观众,随着他的节拍哼唱经典。虽然很少看电视节目,但印象中没有哪位老人家能够弹奏着乐器,如年轻人一般疯狂的自弹自唱,沉迷音乐的状态让台下的观众数次尖叫。
对音乐的深爱,对诗词的热爱,对养育自己土地的真爱,对中国文化的传承,陈彼得把这一切都带到了经典歌声中,他用情至深,数次落泪,赢得全场掌声、佩服声、感动声。
老人家说:我的一生与音乐为伴,年过七旬,暮然回首,我发现最美的歌词,是我们的诗词经典。我愿意用余生全部的热情,继续为经典的流传贡献力量。好感动的话语。好用心的真情。
感动老人家现场朗读《我爱这土地》时的深情。
用老人家来说陈彼得,真心觉得不合适,因为他与我们常见到的同龄人相差太远,他实在看起来太年轻了,用老人家形容,确实有点怪怪的。
他现场朗诵的《我爱这土地》,让全场观众再次感受他对这片土地的爱。一位满怀深情的音乐人,用嘶哑的声音,朗读着一首经典诗词。
听过、朗读过《我爱这土地》,但从没有如此动情。舞台中央的人满含着泪水,台下的观众集体起立,热泪盈眶安静聆听。感性的我更加控制不住泪水。我为什么会流泪?因为艾青写出的好诗词,因为陈彼得读出的真情,因为在场嘉宾观众的真切感染,因为聆听中油然升起的浓浓爱国情怀。
我爱这土地-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感动老人家年过七旬,保持着对生活的深爱
鉴赏团嘉宾曾宝仪说出了我的心声:我在想,如果我古稀之年,期待和陈老师一样,年轻的身材、活力的状态和永远保持对生活充满激情。
《我们更年轻》一书里说,保持年轻最关键的一点是要学会投入生活。适当的忙碌会给大脑生长的信号,带来健康。尤其是对退休的人来说,可以自己找一份兼职,不管干点儿什么,都要让自己主动忙碌起来。忙碌状态就是向身体直接发出生长信号,从而达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不管这种观点是否正确,投入音乐、投入创作、投入表演的陈彼得状态就是年轻和活力,相信他的身体一直在接收着不断生长的清晰信号,所以他也真正做到了延缓衰老。
身边值得学习的人太多太多,一个节目,一首歌曲,一首诗词,一个普通人……都能让我热泪盈眶、泪流满面。
深情朗读《我爱这土地》,用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深情,用心用情专心致志去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