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看荷去

收到晴老师荷图时,其实不在写文状态。

我说好看,出片。

她就笑着回我说找着感觉没?

我说还在找。

就这样一遍一遍地翻图回放,一次次的感受,直到觉得川大的动景,一波一波的才子佳人篇,还有川大的静景,荷花池,钟楼,银杏大道,一点一点在脑海中激荡起来。

那时,感觉自己也亦步亦趋追逐了晴老师的步子,去了川大,到了那处菏花池一般。

其实并没有,只是相由心生,想晴老师了,找了一个由头。

于是看荷去,即是噱头,也成了命题。

然后,选得这一幅荷图就翩然而至了,而心里想得那个人也恰在其中。

此时,荷花白,荷花红,都没太在意;

荷是含苞待放的,还是犹报琵琶半遮面,或者已是灿然绽放,也并不重要,就关注那份笑容了。

真的,有时候,有些神情,不一定非得是明艳动人,更无须囿于国色天香,风华绝代的那种,就单单提一个明眸皓齿,就让人生出顾盼生辉的情愫来,再加上浅笑低眉的神色,就是妥妥成了画家笔下的美人形象,而且是可以传神的那种。

有幸,从画中来,一点一点走近视野中。

而当情绪拉满,继而被带动时,就会有种想倾诉的冲动。

也试着问荷,

是风动了,叶动了还是别的什么?

荷不语,只是轻颤了花瓣,静静地泊在叶片上。

在那样圣洁而孤傲的宁静中,风带着荷香传来信息。

是心动了。

禅意中关于三生花的传说,在这里有了回应。

或许与花与人相遇,都是天定。

不早不晚,就在此时此刻。



于是,远眺的目光一路追随着那抹身影,任由着步履不停,一步一步行至云起时,倚在围栏处。

红墙,琉璃网,高耸的塔尖和倩影,相得益彰,彼此衬托,相互映照,最后皆成了风景。

就如同晴老师在晒图时笑称:川大荷花,确实是有文化的荷花,竟然拍出了故宫的感觉!

有时,不得不承认,当时光的齿轮转到某一个点,某一个空间时,岂止是旧日重现日,还有沿着即定的轨迹,一路前行,直达的地。

于是,有一个念头更强烈,

走,看荷去!


小文写至此时,别人不知道读过看过后是怎么的感想感触,反正我自己已经被美迷糊了。

试想,一大片的荷田,加入一枝亭亭玉立的荷花脱颖而出倚荷叶而立,再有绿丝绦迎风飞舞着,远景与近景影影绰绰,如梦如幻,而心中想得那个人就笑语盈盈坐在那里,远家草木染质地的轻罗小扇轻摇着,仙到极致的的纱纱裙服帖地垂着,就是不知远眺的是池边川大帅哥靓妹的倩影?还是在侧目百岁钟楼悠悠?

只觉得那个笑容呀,甜!

那个风度气质呀,真叫个雅!

一时间,人生若只如初见情愫飙升了。

有那么一刻,突然觉得,有一种深情应该这样表述:

全世界那么多的风景,那么多的人,我只迷恋你温暖的微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