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与自由意志

群体有意识吗?这个意识可以被控制吗?勒庞的《乌合之众》揭开了其中一小块面纱。

群体的定义是什么?一般人都会说就是人的集合呗。但是,比如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在路上擦肩而过,这两个人没有任何联系,那么他们可以看做是群体吗?

勒庞的群体有这样的定义:只有当这些人都具备了同一个心理诉求、有了相同的行动目标之后,才构成群体。

勒庞还特意强调了被组织起来的人群不是群体。比如学生,警察,企业员工等等。这些有组织的人遵守同样的规定,接受严格的管理,并有着清晰的分工,按照指挥行动。他们是冷静和理性的,不具备勒庞所认为人群的心理特征。

这个概念很像我们今天说的自由意志,在这些有组织的群体里,是没有自由意志的,因为他们必须按照规则行事。而勒庞定义的人群,是那些有自由意志的人的集合。(本文我们只讲勒庞的人群,下文提到的人群都以此为准)

比如粉丝就是典型的勒庞人群,因为这样的人都因为喜欢某一个人,有共同的心理诉求,而且有可能进行共同行为。不过要澄清的是不是所有粉丝都是人群中的,只有处于某一行动中,他们才是一个群体。

像粉丝可以为了维护偶像,在网络上对其他人进行各种语言攻击;同样也可能为了偶像的广告,购买了明星代言的产品。这两种群体都可以看做粉丝这个大的集合下,一小部分人的集合。因为不可能所有人都表现出同样的心理,这也是因为自由意志。

简单的说,就是不是所有的粉丝都会发声来维护偶像形象,也不是所有粉丝都会买明星代言产品。但是,也同样因为自由意志,只要这个群体存在,那么总会有一部分粉丝来做发声怼人,有一部分粉丝买代言产品。

所以就群体而言,意识应该还是存在的,而且真实的被人控制,这也是我理解的勒庞的乌合之众。

就我理解,也正是人们有这种群体意识,大数据,统计学才有意义,因为对个人而言,个人的自由意志真的很难被人左右的,但是群体的可以。

再说个有意思的事,今天罗胖罗辑思维中,关于特朗普赢得大选的事,说是广告的精准投放。比如在黑人聚集区贴希拉里种族歧视的广告等。在这里,美国选民其实就是一个大的群体。首先,其中有一部分人是不会去投选票的。其次,特朗普是针对每一个小的群体,从每一个群体的共同诉求出发,来定向打广告。可能一个人不容易被洗脑,但当群体庞大时,这个对共同诉求产生的广告,势必能影响很多人,这比希拉里的投传统广告有效的多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我要起誓了, 对着凌晨三点的天空 还有一株地灯笼。 戒掉烟, 戒掉失眠, 戒掉诗歌, 戒掉一切意像的 颓废与悲壮。
    惟西风恨阅读 480评论 2 5
  • 不仅要有钱,还要有“门票” 但是“门票”某种意义就是钱。 沪深交易所在2014年5月9日发布了新股申购的新规定,但...
    当道阅读 281评论 0 1
  • 女孩的手机屏幕上闪烁着一行字:“我会一直陪着你,直到你喜欢上另一个人时,便离开”这是女孩失恋的第五天。说是失恋,其...
    猫猫不吃鱼虾阅读 2,044评论 0 0
  • 风扑面带来一嗖嗖凉意 穿过园林,穿过狭窄的街道 那枝头的鲜红早已谢幕 绿叶渐黄轻轻地飘摇 昨夜的雨一直未曾停歇 冷...
    君凉阅读 171评论 4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