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理解的王勃

   我喜欢的诗人,他是傲然独立的,也是才华横溢的,一生都是璀璨无比,他是王勃。尽管是英年早逝,也抑制不住绽放的华光异彩。通过王勃的生命轨迹,我懂得出名要趁早,谁知道过几年自己是否仍在世间?韶华青春,稍纵即逝,留不住的生命,记载着精彩纷呈的诗篇。可我也知道,早熟的果容易腐烂,天妒英才,时运不济,我们应该沉淀自己。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他六岁便善文辞,九岁读《汉书》,早年聪慧的王勃无疑是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书香世家从来不缺乏才子,如他的祖父王通编撰《尚书》续篇,其三兄弟也是非常被人称赞。这个以学术著称的家族出现这个璀璨巨星——王勃也是不足为奇的。早慧的王勃也少年得志,王勃通过向刘祥毛遂自荐在唐高宗得到了一个官职,做一个朝散郎。太年轻不懂世事而冲撞了权贵,遭到他人排挤,使得他在仕途上不顺,有一次,有个官奴犯罪后躲在他家中,他怕别人发现他窝藏犯人就杀害了官奴,被判死刑,遇到朝廷大赦才幸免于难,父亲因此受牵连被贬谪到交趾。王勃去交趾探望父亲的路程中遇到大风暴溺水死亡,年仅二十九岁。

   王勃这一生最富有才华与情感的诗篇便是著名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是一首送别名作,慰勉友人勿在离别之时悲哀,“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起句平整对仗,“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以散调承之,以实转虚,“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而“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点题收尾。整首诗开合顿挫,气脉想通,意境旷达,清新高远,独树碑石。这是在王勃意气风发的时候,他的得意,他对朋友真心的吐露与祝福油然于纸上。

   王勃的《滕王阁序》更是千古一绝,写景独具匠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引来无数读者对滕王阁的无限遐想,韩愈称赞说:“江南多临观之类,而滕王阁独为第一。” 尽管王勃命运多舛,也不“宁移白首之心”、“不坠青云之志”。他的壮志难酬也成就他伟大的诗篇。

   王勃的一生值得后人称赞的直率与才华,也被后人为他的早逝而感到惋惜。如果他不少年得志,而是少年多磨难,或许他的成就更高,他或许没有伯乐让他走上仕途,文坛上的巨星是否又会更亮呢?他居于初唐四杰之首,是当之无愧的。在历史的长河里,他的声音仍然在回荡,他的诗句长存不朽。

   我多么希望王勃多一些沉淀,少一些光芒,年少轻狂是所有天才的通病,而经过岁月历练的生命更加非凡。没有谁可以平步青云,必定经过千锤百炼,才能在世间巍然屹立。王勃的不幸也是太平造成的,他年少得志太容易,遭到上天的嫉妒,所以让他就这样瞬间即逝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王勃,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万荣)人。王勃与于龙以诗文齐名,并称“王于”,亦称“初唐二杰”。王勃...
    简单明了阅读 621评论 0 3
  • 王勃 引子 很想给自己一个理由,为什么第一才子会选择王勃。是因为他文采风流好比皓空明月,亦或是他俊雅非凡胜于天边繁...
    韩雨玄阅读 2,805评论 2 8
  • 《滕王阁序》王勃背后的故事让人竟热泪盈眶 2017-06-17 17:18 01 大唐上元元年。 虢州(今河南灵宝...
    彭小艾阅读 2,071评论 9 18
  • 1.线程休眠 2.发送延时消息(推荐) 3.线程延时执行 4.设置定时器
    woochen123阅读 1,280评论 0 0
  • 我叫少姬,我的父亲骊戎没有守住我们的国家,更没有守住我和姐姐。 来晋国八年,姐姐生下一子,名唤奚齐。那年,晋公原来...
    流紫苏阅读 35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