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智轩里的“开窍经”
启智轩的铜壶总在卯时就开始冒金亮的热气,陈四爷的布抹着水擦过乌木的柜台,反光能照见他鬓角的白。顺子把青花碗码成塔,碗沿碰出呆当响,像给老北京的太阳敲梆子。
赵爷晃进来时,伙计们都愣了,原先他穿灰衫像裹着旧席,如今穿藏蓝短褂挺括,眼角耷拉的肉支棱起来,活脱换了副骨架似的。
哟赵爷这是吃了仙药么?茶客王麻子嗑着瓜子笑道:去年您还蹲在门框子边上哭穿呢,说老婆卷铺盖跑了。
赵爷摸出个油皮账本,啪打扔在桌上说:仙药可没有,开窍经到是有一本,您瞅这账本,去年今日我还在杂货铺死赔呢,进啥货都凭老子觉得好,结果进十回砸一回,跟住护城河扔铜钱似的,响都不响。
陈四爷倒碗茉莉花花,推到他跟前,说说呗,到底哪路神仙点化了您来着?
哪有神仙,爷爷猛灌口茶,烫得直哈气,去年腊月,我蹲您这门槛喝了碗凉水,听您跟账房先生说,买卖像拉车,引擎坏了,牲口再使劲也白搭。我就琢磨,我敢情是脑子烂引擎了吧。
众人哄笑,赵爷又道:打那起,我再也不瞎干了,刻意练脑子,跟账房先生学记账,听评书里的买卖经,连城隍庙前算卦的话我都掰碎了想,原先觉着天性,环境定终身,后来才懂,人能自己磨脑子。
顺子擦着桌搭话,赵爷现在看货跟老鹰似的,上月进风筝,庙会当天抢光了。
这叫先找长板,赵爷拍账本,泛黄纸上画着歪歪扭扭的风筝,我瞅小孩爱鲜妍色儿,专挑红配绿的进,再打短平快,庙会就三天,头天试卖,第二天加量,最后复盘迭代,您瞅这行,绿色风筝半筐,下月就得少进咯。
忽听外头雷响,雨珠子噼里啪啦砸青瓦上,茶客们骂骂嗲嗲的收搭,赵爷却眼睛发亮,得嘞,该进雨具咯,众人笑疯,他只说,下雨是麻烦,也是机会,这叫正向思维,坏事里找甜头咯。
三日后,赵爷雇辆驴车拉回油纸伞,庙会上竟卖得比晴天风筝还要火,有人酸溜溜说他投计,他把账本拍得响当当的,我只记有用的,闲言碎语像茶壶里的茶垢,得用递刀法则刮干净。
再后来,赵爷的账本厚得像块砖,进货单,顾客话,天气谱分门别类的,活脱脱像本思维导图,就连蹲 WC 里想起新主意,他也要摸纸半纸草纸记上两笔,灵感跟蛐蛐似的,不逮住就蹦没了。
年根儿,赵爷的杂货铺开成了启智号商行,门脸锃亮,除除夕守岁,他又来启智轩,给陈四爷包了大红包,您当年那引擎,真救了我一生咯。
茶客们围过来,王麻子抑头道:原先以为赵爷是笨,敢情是脑子没有开光,这人要是思维活泛了,路跟神助似的呀。
陈四爷捻着胡子笑:“这就跟蒸馒头似的,火大了夹生,火匀了才膨。思维这东西,得刻意拾掇,还得会变着法儿用——您瞅赵爷,把‘三板斧’‘两把刀’玩明白了,日子能不红火火?”
蒸馒头、拉车一个理儿:柴火得会添,路子得会选,心思得会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