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宣传引导工作 疏解群众恐慌心理

北京时间8月24日12时,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启动核污染水排海,引发全球广泛关注和热议。在国内,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关注的问题莫过于“舌尖上的安全”了。例如:食盐可以放心安全地吃吗?海鲜中会不会有放射性元素?吃了之后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什么伤害?我们应该如何去应对呢?

针对以上的问题,各地媒体和各地的党委政府已经做出了积极的回应。海关总署在8月24日发布2023年第103号公告,决定全面暂停进口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含食用水生动物)。广东盐业集团也迅速响应,呼吁市民群众不必恐慌,更不必“囤盐”,食盐储量充足。

作为乡镇一级,在这件事情上又应该如何去引导群众呢?

首先,做好宣传是非常必要且直接的手段。在党委政府的牵头下,通过下沉的方式深入到群众中去,在入户的同时,劝导群众不必恐慌,并且告诉他们海产品和盐的储量充足。

其次,加大市场的检查巡查力度。对于在特殊敏感时期,故意抬高盐价和海产品价格的商家要进行劝阻,如不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应该加大离队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罚。

最后,党委政府应该时刻关心群众的所需所想。广大的群众对于放射性物质的认识和了解不足,一旦有消息夸大其严重性,制造相应的恐慌心理,会激起群众的情绪。因此,适当地为群众疏导情绪,认真倾听其心声也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一环。只有如此,才能做群众的贴心人,利于一切事务的处理。

除此之外,广东省也对以上事件进行持续地关注,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会定期对我省海水进行放射性元素的检测,并且在2012年就已经将食盐中的放射性元素纳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范畴。关于放射性物质的标准,我们国家也早有制定。

相信在国家和各级政府的努力下,一定会保证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让我们消除恐慌,安心生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