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匮乏

《读者》上看到一条“言论”:

~~~~

相比语言的污染,更可怕的是语言的匮乏。———语言的匮乏背后往往是生活的停滞、情感的枯萎、思维的僵化和灵魂的无着

~~~~

记得看过一个电影,名字忘了,内容讲的是一个年轻人爱上一个机器人女友。影片开头讲这个年轻人有个习惯,每天都要记一个新单词。当时我觉得奇怪,美国人还需要记生词吗?就像从学校出社会参加工作的中国人,还要背词典吗?我们不都掌握了自己的母语吗?能读能说能听能写,还有必要增加词汇吗?

后来发现是自己太无知且盲目自信了。“词汇”一词一开始在我的认知里只跟英语相关。学好英语要扩大词汇量。后来才意识到,丰富母语词汇的重要性不逊于扩大外语词汇。

最简单的要求,是“词能达意”。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表达自己,是痛苦的一种。所以当有这种觉察时,我发现是时候扩大母语词汇量了。

如何扩大?去读,去听,去看。输入的多了,匮乏感会慢慢好转。

沉默是金没有问题,一旦需要表达自己,又“准确而生动”,这样不香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