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基础理论
心理咨询网站设计的基础认知
简单心理网站slogan是---“靠谱的心理咨询都在这儿”。那么,什么是靠谱的心理咨询?传统的面对面心理咨询,用户需要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去判断,但是因为心理咨询作为一种专业化的职业,一般用户是难以进行判断的,用户往往是通过网络搜集一些零散的知识来弥补自身相关知识的不足。因此,往往借助于心理咨询师的年龄、履历、学历、第三方机构认证等来确定,但很明显这些信息对于咨询者判断咨询师是否靠谱是不充足的。那么,作为通过网络来寻求心理咨询,用户需要怎样确定心理咨询师是否靠谱呢?
首先,心理咨询作为一项依赖用户与心理咨询师之间通过建立相互之间的信赖来进行治疗的活动,所谓的靠谱与否并不完全取决于咨询师,还与网站以及咨询者本人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心理治疗靠谱与否应该从上述咨询师、咨询者、网站三方面来看:
咨询师:是否具备扎实的专业能力、咨询师是否接受了超出自己擅长领域的治疗。
咨询者:在正式接受咨询前是否对于心理咨询有了一定的认知、是否对于自身状况有一个起码的认知、最重要的是是否仔细认真的对于咨询师进 行了筛选。因为咨询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依赖双方能否建立一种较为坦诚的信任关系,因此双方之间应该是双向选择的。
网站:是否正确的把控好了咨询师的基本能力、是否对咨询师擅长领域进行了较为严格的把控、是否较好的为浏览者刻画出了每一个咨询师的特 点以便于咨询者的筛选、是否成功帮助咨询者在咨询前的自我探索阶段对于自我、对于心理咨询有一个基础性的认知。
很明显,线下咨询由于用户缺少专业的知道,往往无所适从,还有很多数用户由于地理、信息原因无法联系到咨询师,心理咨询网站可以弥补传统线下心理咨询的这些缺陷。心理咨询网站具备专业的心理咨询知识,因而可以对咨询者的心理咨询进行全程性指导(心理咨询是一个连续的活动,因此心理咨询网站不应该仅仅是提供心理咨询师信息,各项心理咨询服务模块)。全程性指导是互联网发展之下的心理咨询最大的价值,但是很明显目前心理咨询网站并没有关注这一点。
用户的核心需求
我们知道一个好的心理咨询需要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那么我们不妨将心理咨询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前期准备。在这一阶段,用户需要进行心理常识扫盲,以及对于自我有一个初步的判断。用户通过前期的自我准备,一方面可以更 好地判断什么咨询师更适合自我需求,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与咨询师进行交流。
第二个阶段:咨询师筛选。咨询师的筛选由于是通过网络,因此网站能否充分而全面的刻画咨询师形象是一个关键!当然,也取决于咨询者本人 是否能够静下心来仔细而全面的去筛选。
第三个阶段:轻交流与轻咨询。开始咨询前以及在正式建立咨询关系后开始的1-2次咨询,在这个阶段咨询者会根据自我与咨询师的互动判断是 否建立长期咨询关系,因此这一阶段咨询者会面临一些咨询困惑,用户需要必要的专业指导。对于普通用户心理咨询作为一项“奢
第四个阶段:跟踪反馈。心理咨询过程中以及当咨询者结束一段咨询后,对用户的跟踪反馈是必要的。
很明显,网站的价值就在于为用户解决这四个过程中的问题。事实上,网络咨询如果能够将这四步过程中的问题充分解决,网络咨询效果并不会逊色于面对面咨询,而如果咨询者能够把网络咨询与面对面咨询相配合将极大地提高咨询的效果。
关于品牌
用户对于品牌的认知始于视觉,却绝不止于视觉。用户最终对于品牌的认知其实是产品满足了用户的使用需求后,用户有意或无意形成的对于产品的一种认同。那么,在网站设计过程中,如何强化用户对于网站的品牌认同呢?
首先,应该满足用户的基本诉求,这就需要从前面提到的两个方面:心理咨询网站设计的基础认知与用户的核心需求这两方面着手。用户是感性的、敏感的,但是不可否认用户又是迟钝的。其迟钝在于往往会对网站的努力视而不见,其敏感在于用户会被一些微小的设计细节打动。因此,网站设计过程中需要以巧妙的形式来展现内容,以最大化的让用户感受到网站的用心,以形成用户对于品牌的认同。
其次,因为心理咨询是一个完整的流程,因此相较于前面提到的交互形式,贯穿用户心理咨询过程中的流程化的服务体验更加重要。以不同的形式解决用户在心理咨询过程中遇到的不同问题。这对于与同类产品形成差异化以及强化用户对于产品的认知是非常重要的。
关于用户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心理咨询网站与一般网站是有区别的。主要体现于:
1 从用户的目的来看,心理网站的目标用户往往具备较强的目的性(以寻求心理咨询为目的)。
2 从网站新老用户占比来看,如果网站运行良好,新用户应该占多数。原因在于用户一旦完成心理咨询就会离开网站,因此网站面对的用户应该 多半是新用户。
3 鉴于2,网站需要面对一个问题就是,一般网站老用户熟悉了网站之后就不存在教育用户熟悉网站内容、功能、操作的成本,但是心理咨询网 站由于需要长期面对大量的新用户,因此需要解决一个教育引导用户的问题。
4 心理咨询作为一项需要双方建立密切的、坦诚的、信任的关系的高专业性的活动,其前期准备工作是必须的。但是作为心理患者,往往对于 心 理咨询存在着大量的心理误区,以及对于自身问题缺少必要的认知,往往对于自身是困惑的,急于寻求指导的,同时又缺乏相应的专业知 识,这就导致用户很难判断什么样的咨询师是适合自身需要的。因此这类人往往在浏览网站时会有较强的戒备、怀疑心理,因此心理咨询网站 如果仅仅是像一般网站将功能模块简单的分类后呈现于用户面前,无疑非但不能解决用户的需求,还会对用户造成巨大的选择困惑。原因在 于,向用户提供功能模块是用户的第二个需求,用户的第一个需求是对于自我的认知。
因此,网站的定位应该是协助用户发现合适的咨询师,途径为第一步帮助用户搞清楚自身状况以及相关心理方面的基础信息,第二步帮助用户合理的选择心理咨询师。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向用户推荐咨询师,因为鉴于目前的技术手段,以及心理咨询的主观性,很难做到精确推荐。所谓的推荐只能算作帮助用户粗略的缩小选择范围。因为绝大多数用户对于心理咨询抱有怀疑、戒备心理,故用户可能会因为网站的推荐行为对网站的“靠谱性”产生怀疑,而当用户无法从推荐中找到推荐与自身浏览的不同,会加重用户的怀疑。因而,最好的方式就是不推荐,而是最大可能的描画咨询师的特点,最大程度的差异化每一个咨询师,让用户自己通过比较,找到符合自身需求的咨询师。
寻找合适的咨询师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网站、咨询师、咨询者之间的努力,因此,网站有必要向用户说明这其中用户需要付出的努力,并让用户按照既定的步骤去做。当然,用户最后能否找到合适的咨询师是不确定的,但有一件事是肯定的,用户在走完整个过程之后,无论咨询师合适与否用户必然会对咨询师建立起某种程度上的信心,因为这是用户付出努力之后的结果。
具体实现---PC端主要设计点
首页封面为一封告浏览者的信,用户对新用户的指导,而且信的形式应该贯穿用户使用网站的始终。按照之前分析,新用户并不太关心心理咨询还是团体咨询,而是首先关心自身状况是否出现了问题是否需要进行心理咨询,故将此分类代之以告诉用户如何使用网站以及如何才能弄清楚自身状况以及如何寻找心理咨询师的一封信。为什么信的形式要贯穿于始终,原因在于前文分析过用户在咨询的各个环节都会遇到问题,而适时出现的贯穿用户使用网站始终的信会给予用户一种自始至终的引导与帮助,而这封信也将是贯穿用户在网站浏览始终的一条线。
网站首页分为咨询者与咨询师(简单学院)两部分,通过顶部那个按键实现切换。事实上从具体功能来说这样做或许功能与一般设计方法并不会优越多少,但是从品牌认知角度来看,从产品差异化角度来看,会使网站在众多功能趋同的网站中脱颖而出。而且以前的文章指出过,最重要的原因是暗示给用户网站的观念---心理咨询与咨询师寻求职业成长相似,都是成长路上为了解决自身出现的一些状况而寻求专业的帮助。
网站功能在没有变化的前提下,重新按照 1 自我认知 2 探索咨询师 3 开始咨询,进行排序。这样所有的功能模块按照用户的需求进行排序,将有利于用户理解各功能模块之间的关系,以及使用各功能模块的先后顺序。
关于搜索
这里之所以要重点谈搜索是因为,对于一大部分用户搜索是快速进入与自身关心内容的入口,因此在这里应该将网站相关内容分类整理后呈现给用户,那么为什么要进行精细化分类呢?在之前分析网站用户时我们谈过,网站的核心用户为带有明确心理咨询诉求的用户,而这类用户在进入网站之前可能已经通过各种渠道获知了自身的问题,因此搜索结果的精细化分类有利于帮助这些用户找到目标内容。搜索结果呈现如图示:
具体实现---移动端主要设计点
在自我探索板块,一方面是希望用户可以对自身问题有一个更进一步的了解,另一方面因为绝大多数内容为咨询师提供,因此希望用户可以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一位合适的咨询师。因此,第二个诉求的实现有赖于咨询师可以贡献供多有价值的内容。故推荐模块应该重点推最新与最热内容,以鼓励咨询师时时生产高质量的内容。
事实上,目前简单心理网站在咨询师特征刻画这一点有着很大的缺陷。同类网站在行、壹心理在刻画咨询师时都采用的是“话题“这种形式,很明显通过话题可以帮助用户快速了解咨询师所擅长的领域,而简单心理在这一点只是通过罗列大量的擅长领域、治疗手段,但是很明显当绝大多数咨询师介绍中都罗列着相同的擅长领域描述与治疗手段描述时,用户就会陷入到困惑中,甚至产生怀疑,一个咨询师是否可以能够擅长如此多的领域,即使事实上心理咨询师擅长如此多的领域,用户也会因为咨询师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化而陷入选择困惑之中。注意我在咨询页面中采用的呈现咨询师自我描述的形式,从用户角度而言是一种无助于用户选择咨询师的无效形式,你可以将之作为反面教材与在行的呈现形式进行比照。你会发现,采用“话题”形式是一个多么巧妙地刻画咨询师擅长领域的形式。
前面提到,心理咨询需要咨询师与咨询者双向选择,提问就是一个促进双方双向选择的最好形式。当然,定向的邀请回答是为咨询者向意向咨询师的试探,我们甚至鼓励用户将一个问题同时抛向多个意向咨询师通过不同咨询师的回答,来判断哪一个咨询师符合自身的需求,当然,这需要通过收费的形式来限制用户的行为。为了鼓励用户提问,应该充分利用网站的电台、文章等形式,来与用户进行互动。这样提问热情会大幅提高,事实上问答区反映的是用户最为真实的需求,完全可以将心理电台的话题与用户的提问进行结合来进行互动。你知道,当用户得知自己的提问会得到特别的关注,用户会多么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