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曾写道:爱上一座城,仅仅是因为这座城,就像爱上一个人不需要任何理由,没有前因,无关风月,只是爱了。对啊,人生哪有那么多为什么,喜欢曾经称为长安的西安也无非就是喜欢而已,简单、纯粹。
坐着火车去拉萨,于幼时的我,是梦,又或许是伪文艺女青年的执念罢了。然长安,已入梦。那就坐着火车先去长安看看吧。火车大概是一种情怀,火车偶尔停靠的站台上小吃摊冒着的热气,车厢里时不时传来的吆喝,对面大叔的侃侃而谈,有一种说不出的…对了,就是生活感。从江南烟雨中慢悠悠的朝着长安荡去,和小妹相互依靠,曼说细语间和长江有过一面之缘。路遇潼关,蓦地想起曾经烂熟于心的《山坡羊·潼关怀古》,想不起具体的诗句,仍记得大抵是秦灭的怀古伤今之情。谈情怀总归是要受苦的,于是在火车上熬了20多个小时,夜间更是辗转反侧,难入眠。但总归是到了,堪堪忍受了几顿泡面的折磨,下了火车好似重见天日一般。
长安婉转千回的调子里,不知为何总有一种《我的中国心》里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嘶吼起来的雄壮,或许是历史沉淀给它的厚重,或许是黄土高原赋予它的粗犷豪放。入眼的是厚重朴实的城墙,马路上的车流穿过古朴的城墙拱门有一种穿越时空的错乱感,却又出奇的合适,好似本该如此。坐着公交车穿过古城墙,彷佛要带着我们穿越到秦皇汉帝时期。带着泥土的厚重,秦俑无疑是西安最为壮观的,那是千军万马,是沙场点兵。在这里冉冉升起豪情万丈,我看到了君临天下的威慑,征战沙场的无畏,也看到了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悲凉。明澄的黄、朱砂的红隐逸于秦砖汉瓦,沉浸在时代沧桑里。斑驳的古城墙呀,是老者,深浊的目光里夹杂着温和的暖流,静静地望着这滚滚红尘里来来往往的人儿。
镜头切换,老者不再,浅浅吟唱的诗引着我们梦回大唐。骊山上的华清宫令人不禁想起《长恨歌》里的“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记忆回流,看到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捧着诗词集,赫然就是《长恨歌》,童音里是唐玄宗与杨贵妃婉转千回的爱情故事。或许,那时候的我只觉得晦涩难懂但是读起来莫名甚是朗朗上口,而现在呈现给我的则是一袭霓裳羽衣的杨贵妃,有着“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的容颜,更有着唐玄宗三千宠爱在一身,然渔阳鼙鼓惊破了霓裳羽衣曲,红颜薄命,留下的只是一声沉沉的叹息,但是历史的河流中却留下了她的风华绰约,在河面上翩然起舞。
河面上升腾起的雾气不知何时变成了回民街大叔们烤着红柳肉串和烤馕的香气。巷子里满满的人间烟火味,腊汁肉夹馍的香混着羊肉泡馍的鲜,还有神奇的不是汤的胡辣汤。回民街附近就是钟楼鼓楼,在回民街可以从白天吃到黑夜,便可拾取钟鼓楼璀璨的夜景。美食更多的却是藏匿于不起眼的的小铺子里,人很多,地方很小,却是地道的西安小吃,酸酸辣辣的岐山臊子面 ,超级重口味的粉丝羊血汤,还有还有各式各样的凉皮,让你辣的直呼过瘾。然印象最深刻的却是潼关的大石榴,颗颗饱满红涨似血水晶,一把水晶入口,满满清甜。当然了,长安朴实的物价是最贴心的,就像陕西人一样豪爽实在,一路上的陕西腔,让我也忍不住跟着学上几句,这就是陕西情吧,西安人抒的是陕西口音的陕西情。
浅浅略过长安,邂逅的是长安事。迟迟钟鼓初长夜 ,耿耿星河欲曙天。西安,天亮了,我也该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