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光深处,一切都那么柔软——读张亚凌《时光深处的柔软》
第一次接触张亚凌老师的作品,是语文行者马玉双老师在“青春语文群”里分享的“喜马拉雅”有声朗读《时光深处的柔软》,刚听完第一篇,我就被深深吸引住了,希望能得到这本书,把它抱在怀里,放在手心,用心用情反复品读。
幸运的是,语文湿地“秦风”团队的带头人姜凌鸽老师给我寄来了这本书,还有张亚凌老师的亲笔签名。从邮局取回这本书,我如获至宝,每天都要放置案头,有空就拿出来读上一篇两篇。晚上临睡前再读,睡觉时则放在床头,让这本书伴我入梦。
张亚凌老师是一位中学高级教师,本职工作是教书育人,业余时间写文撰稿,指导文学社工作。我总认为,一个语文教师如果喜爱读书、写作,那么也会影响到她的学生。学生语文成绩需要广泛的阅读和经常性的练习写作。张亚凌老师的作家身份恰恰很好地为学生读书、写作起到了示范的作用,可谓学生学习的榜样。这对于一个教师作家来说,是荣幸;对于她的学生来说,更是幸运。
《韩诗外传》里有一句经典名言:“智如泉涌,行可以为仪表者,人之师也。”做一位好老师,前提是要有智慧,因为有智慧的人才能教出有智慧的学生。比如,学生作文没东西可写,怎么办?这是语文老师首先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张亚凌老师就为学生们解决了这个问题。她这本《时光深处的柔软》,无不是从自己写起。作者写自己的童年、少年、青年的经历、故事,无不侃侃而谈,表现出真实的生活细节和生活场景,点示出某些道理,给人启迪。这些篇章如《晒暖暖》、《温暖的麦秸》、《流泻在后院的时光》、《童年里,那条流淌着快乐的小河》、《看电影》、《溢满快乐的池塘》、《回忆,是对往事的微笑》、《另一个“我”》、《遗失的寒冷》、《一个人的学校》、《半块馒头》、《记住扔你到悬崖边的人》、《时光深处的柔软》等等。在张亚凌老师的笔下,她所理解的幸福就像流淌着的快乐的小河,就像一个温暖的麦秸垛,就像一枚诱人的鸡蛋,就像一段可以执意挥霍的时光,就像小小的善,就像栅栏上的花香,就像藏在月饼里的爱,就像溢满快乐的池塘,就像母亲不吝的疼爱,就像那些可爱的梦想,就像时光深处的柔软……在她的内心深处,幸福是触手可摸的,是有质感的,是一个物象却是带着阳光的味道的。即使是一丝不经意的忧伤,在她笔下也是那么得可爱和涤荡心灵。如果不是清水浸淫着的一颗向光的透明之心,恐怕是写不出这么通透的明朗之语的。在这一方面,张亚凌老师就为学生们做出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当然,除了写自己以外,包括自己熟悉的亲人、朋友、邻居等无不是可以写作的对象。在这里,张亚凌老师就写了不少关于母亲的篇章,如《浪漫的母亲》、《幸福的鸡蛋》、《有一种忽略,疼的彻骨》、《母亲的冬天》、《母亲和树》、《母亲的疼惜》、《母爱,是一场又一场的辜负》等,写出深沉的母爱,写出了母亲勤劳、节俭、朴素的品格等。除此以外,还有写父亲的篇章,如《继父》《父亲的房子》等。再延伸,写朋友、写学生、写陌生人、写一花一草等等,涉及的话题逐渐宽泛。
作文要写自己熟悉的生活,方才有所感悟,也才能写出真情实感,张亚凌老师无疑给学生做出了最好的示范。在这本《时光深处的柔软》里,作者种下了真,种下了善,种下了美。这些都是滋养孩子们心灵成长的必要元素。张老师的学生们是何等的幸运,能够遇见这样优秀的老师言传身教,而读到这本书的学生同样是幸运的,能够细细品味书中的语句文字,咀嚼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同样受益匪浅。但愿这本散文集能让更多的孩子喜欢,并从中获得做人的启迪与教益。
当然,这本《时光深处的柔软》,不仅仅适合孩子们和语文老师学习,也同样适合每一位散文爱好者阅读,从书中的每一篇文章里感受张亚凌老师内心的博爱与善良,文笔的清新与练达。读这本书,就像畅销书作家周海亮对这本书的评价那样:“读张亚凌老师的文字,尤能感受到她敏感多思的女儿心、舐犊情深的慈母心、博大仁爱的师者心……源于此,也缘于此,当如我一般的读者捧读这本《时光深处的柔软》时,并不会叹息伤感于书中那曾疼痛的痕。相反,是岁月里绵绵不绝的爱,让回忆有了温馨,让泪水含了甜蜜,让贫瘠走向丰盈,让残缺达成美满。”
捧起这本书,再次深深感受到:在时光深处,一切都是那么柔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