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高考季(6)】——远离焦虑、终身学习
今天,是2018年高考的第二天。
你还记得自己的高考吗?
如果现在你的孩子在参加高考,你是怎样的心情?
你有没有想过,你的孩子距高考还有多少天?
前几天,被称为“亚洲最大高考工厂”的毛坦厂中学又上了热搜,这所带动了整个镇经济的中学背后,除了辛苦的高考生,还有无数辛苦的父母——他们放下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来到孩子身边,全心全意陪孩子高考。
事实上,在考试这件事上,很多父母显得比孩子更焦虑。
这种焦虑现在已经不止体现在高考,而是在孩子人生中的每一场大大小小的考试——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高考……
每一场考试,都是一次全新的起跑,不用力,就会被其他孩子甩在身后。比起自己被同龄人抛弃,更多的父母害怕的,是孩子被同龄人抛弃。
成人世界焦虑的蔓延
某孩子已经拿到了国际数学比赛的金牌,你的孩子还在吃鸡;
某父母卖掉800万的学区房带孩子看世界,你连学区房都没有……
现在的社交网络如此开放,以前我们只跟邻居家的孩子比较,现在,我们要跟所有我们知道的孩子比较。
前几天有一个新闻,一个小学老师因为在班级群中公布了全班的成绩,被孩子成绩相对不好的家长要求道歉,而这位老师最终道歉并且辞了职。
现在,把孩子的情况通报在家长群里,已经成为了一种通用的管理手段,以前封闭的教育全被公开放在群里,很多家长唯恐自己的孩子被点名,焦虑已经成为了很多父母的日常。
而这些焦虑的背后,是成人世界焦虑的蔓延。
因为父母深知被同龄人抛下的无奈,他们不愿这份无奈在自己的孩子身上重演,于是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父母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期待孩子帮自己完成自己年轻时未完成的事。
作家蒋方舟就有过这样的经历:她年少成名成为作家,是因为她妈妈在小时候骗她,“每个中国小学生在小学毕业之前都必须写一本书,否则就会被警察叔叔抓走……”在这样的鞭策下,有了当年轰动一时的少年作家蒋方舟。
我妈对我说:“我不想你的一生像我一样,碌碌无为,一事无成。”
我妈抵死也要把我托进一个新的世界。
像蒋方舟妈妈这样的父母,我们并不陌生。他们希望孩子摆脱现在的阶层,为此,父母可以在全力鞭策孩子的同时,无条件地牺牲自己。
纪录片《零零后》中就有一对这样的父母:为了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妈妈把家搬到了北京郊区的回龙观,但是爸爸得在城里上班,于是在一段时间里,父母只能选择分居。
为孩子的教育劳心劳力,甚至全家出动的新闻太常见了,我们的父母,一边牺牲着自己,一边还心疼着孩子:
看他上学那么辛苦,我也心疼,可是不努力怎么上更好的学校。
谁有底气说:我的孩子现在这样就很好了,我只会认为自己给的还不够。
物质起跑线VS精神起跑线
当我们焦虑的时候,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不能让我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仿佛人生就是一场一步错步步错的冒险。
如果说一个人的人生有起跑线,那这条起跑线在哪里?终点线又在哪里?
也许很多人想到的是物质上的起跑线,正如那句广为人知的“毒鸡汤”所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可有的人就出生在罗马”。“生在罗马”就是一条极具优势的起跑线。
如果没有相对好的物质条件,父母会把希望寄托在教育上:因为教育,带来的阶层跃升的无限可能。
而现在的教育,也是成为了物质条件比拼的战场。买更好的学区房,上更多的特长班,看更广阔的世界,接受更精英的教育,没有这些,跨越阶层并非那么简单。
电影《起跑线》讲的就是这样一个关于孩子起跑线的故事:
为了让女儿赢在起跑线上——上更好的幼儿园,身为中产阶层的拉吉夫妇从买学区房装有钱人,到凌晨排队拿报名表,再到入学遭拒又找中介抢入学资格,甚至住贫民窟装穷人……
面对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我们身边像拉吉夫妇这样的父母并不少。
但是,除了物质上的起跑线,孩子无形的精神起跑线,对孩子有着更为深远的影响。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叫“哪些做人的道理是父母从小就教你的?”一个高赞回答是:
尊重他人,反省自己。一种很好的教导就是没有教导,他们从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我,而是让我独立思考,自己把握人生。
短期来看,更好的物质条件确实能让孩子过上更好的生活,但长远来说,父母给孩子的精神起跑线,才能让孩子在人生这场马拉松里跑得更远。
父母对孩子无条件的爱和接纳就是最好的精神起跑线,而在爱和接纳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有着更包容的内在,更开阔的思维,和更强的为自己做选择的能力。
在谈养育之前,先了解自己
父母能陪孩子走的,只是人生中的一段有限的路。好的父母,是带着孩子走完这一条路后,放手,而这段路中的经历,已足够照拂孩子的一生。
在这条路上,父母能给孩子画出来的最优质的精神起跑线,大概就是孩子的包容力、选择力和开阔的思维力。
越早拥有包容力的孩子,能越早觉知这个世界的异和同,在他们的世界不是非黑即白或者非此即彼,而是走出局限,接纳不同,于是也就越早拥有开阔的思维,和越走越开阔的路。
在视野足够开阔之后,他们也就更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想成为怎样的人。与其让父母帮自己做决定,他们更想早早拥有自主选择权,自己把握人生。
很多父母的焦虑,正是来源于想为孩子做决定,当孩子达不到自己的期望时,除了焦虑却无能为力。
也许,在思考各种养育方式的利弊之前,父母应该学会把一些注意力放在了自己身上,了解自己,然后想清楚,自己想养育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所以,你是什么类型的父母?你又想成为什么样的父母?一般情况下,父母有这三大类型:
1.佛系父母
这种类型的父母,信奉自由的散养教育方式。他们跟孩子之间,讲究的是一个“随缘”:
是金子在哪儿都会发光,咱在哪儿上都一样。
老师说要带小鱼去学校观察?厨房有刚买的鲫鱼。
这世上确实存在这样“粗心”的父母,他们对孩子的学习、生活并没有像很多家长那样上心,有时甚至还会忽视孩子的感受。
因为没有在孩子身上付出太大的精力,所以他们对孩子的成长并没有太高的期待,也就无所谓焦虑不焦虑。
“佛系”父母养育出的孩子,要么对自我管理能力极强,要么就随大流野蛮生长。
2.尽力而为型父母
这类父母,信奉尽力就好,而不强求结果。他们跟孩子之间,讲究一个“尽力”:
你这么努力,能考到这个分数妈妈真为你高兴。
别沮丧,爸爸知道你已经做得足够好了。
他们对孩子的期待,建立在孩子自身的意愿之上,也愿意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推动力,他们有多大的能力,就给孩子多好的条件。
因为他们更关注孩子本身的想法,所以他们并没有太大的焦虑,而是让孩子自己把握人生。
“尽力而为”型父母养出的孩子,一般情况下拥有很强的自主能力,同时又有一定的安全感。
3.砸锅卖铁型父母
这种类型的父母信奉“没有不优秀的孩子,只有不努力的父母”,他们跟孩子之间主要讲究一个“牺牲”:
只要你能上重点,我们就搬家。
只要你好好努力,就是“砸锅卖铁”,也让你出头。
他们一般对孩子都有着较高的期待,即使当下没有很好的条件,也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帮孩子实现自己。
因为有着较多的付出和期待,他们的焦虑感一般较强,在关注孩子的同时,他们可能也忽视了自己的想法。
这类父母养育的孩子,往往有着较高的自我期待,但也可能太过在意别人的期待。
不管你是哪种类型的家长,肯定都希望孩子未来能拥有更强的生活资本;无论你是更注重精神,还是更注重物质,最注重的肯定是自己能不能成为托起孩子的那股力量。
其实,在做父母之前,你也是自己,而在养育孩子之前,你要先了解自己:
你知道你对自己孩子的真实态度吗?
你是一个什么风格的养育者?
你在养育孩子时是焦虑的吗?
曾国藩曾经科场不顺,做官之后,经常告诫弟弟们不要执着于功名。
他的科举观总结起来一句话,就是“勿以考卷误终身”。
读书是为了明理
一个人读书,是为了明理,是为了懂得做事的方法,为人的道理。
这样的人才能有益自己,有益别人。
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哪怕没有文凭,也能做些实事,总能养家糊口,安身立命。
一个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哪怕考中了,也不过是混日子,一生也是失败的。
所以曾国藩常说: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明理之君子。
每个人除了考场上的考试,还有人生的考试,太注重考卷,其实是舍本逐末。
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儿子曾纪泽,都没有科举出仕,但是最后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因为他们读书只以明理为重,对科举并没有那么在意。
所以,考场上的事,胜不足骄,败不必馁。放平心态,只要尽自己最大努力就好,不必太过紧张。
实践出真知
考卷测试的是有一个人对知识的运用,而生活、工作测试的是一个人实践的能力。
俗语里讲:铁匠没样,边打边像。
铁匠没有一个精准的图样,他是在打铁的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力度、角度,一点点把东西打制出来的。
这就是阳明先生的:在事上磨炼。
知识和现实存在着很多的差别,“懂得知识”和“能做好”是两回事。
对知识的学习,不是只停留在书本上。
将来踏上社会,慢慢就会发现,知识是在实践中获得的,它们更多的,是为了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的学习能力,才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有位师范毕业的学生,在大学学了几年的教育学,然后去担任学校的老师,亲身经历了备课、授课、课后讨论。
同事的建议,自己的反思,这位老师觉得自己一下午的收获比过去几个月还多。
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不能单纯沉溺于书本,迷信考卷的魔力,要尝试在实践中获取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数很高,却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不可取的。
终身学习的习惯
胡适说: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那个时代,胡适这句话是在鼓励那些学子,不要放弃学习的热情。
但是这个时代已经变了,时代发展的太快,以至于所有人都要时刻汲取新的知识才不会被时代落下。
十几年前,航空公司的航班还很少,航班调度用几张a4纸画几个表格就可以。
但是随着航班井喷似的增长,服务人员必须学习航班调度软件,才能完成自己的工作。
这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社会是我们终身的大学。
几百年前的曾国藩,在行军打仗的过程中也都带着书本,抽空就读几章,五十岁高龄,还去学习西方的数学、化学,开办洋务。
所以,无论成绩如何,无论身在哪里,学习都是我们必须坚持的。
不要因为几张考卷就对学习灰心丧气,这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我们必须一生保持学习的动力。
学习不应只当成一个功利的事情。成绩只是学习的目的之一,若仅仅着眼于成绩,未免会贻误自己。
面对高考,保持一颗平常心,无论成败,都不要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只要持之以恒,不断学习,读书明理,培养能力,早晚都会有所成就。
丁俊贵
2018年6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