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共鸣是什么?如何用鼻腔共鸣把歌唱好?

           鼻腔共鸣是在口咽腔共鸣的基础上,扩大并丰富歌唱共鸣的必不可少的共鸣区域,也是建立头腔共鸣的必不可少的桥梁,是产生歌唱中“高位置”现象重要手段。鼻腔共鸣需要一定的空间,所以我们往往在感冒鼻塞的情况下,声音不好听,而且歌唱得艰难。

简单地说这是因为鼻子不通气,而实际情况应该是鼻子的空间被堵塞而不能让气息声波通过,没有空间而不能产生共鸣。我们在教学中常常会在鼻子上方的眉心处寻找“共鸣点”,头腔共鸣和鼻腔共鸣在歌唱中能够使声音获得较为明亮的色彩,具有穿透力。




就像许多人把喉头上提的动作误以为打开喉咙一样。如果作为教育者首先自己要建立科学的有效的共鸣认识,然后通过实践来验证和总结经验

鼻腔共鸣的练习步骤

音调摆放位置:歌唱时得有三种观念,[低音放胸部、中高音放鼻腔、最高音摆头腔

找丹田:丹田位置,大笑、咳嗽,记得用力时的感觉,即丹田位置所在。

胸部抬头:吸入的空气,不能存于[胸腔],而为腹腔以[气沉丹田]放置住,吸气时胸部不可动,隆起仅腹部顶住丹田气,不然唱高音时会内伤。


舌头放松:目的在于喉部的松弛,喉咙是唱高音时必忘记的地方。

从低音唱到高音:A(啊);O(喔)发音元音,一口气从你的最低音至你的最高音,感受最高音时是否会[鼻顶]麻,或者头腔眩晕,表示方法正确,需要反复练习。

​冒汗。找到共鸣时,唱个数十分钟,即发现全身冒汗,因为你是用身体在唱歌,而非喉咙,要将自己身体变成乐器。

每日一句:我喜欢音乐,因为她有万千种理由令人向往。在不愉快时,音乐让我敞开心扉向她诉说,从而摆脱郁闷的乌云;在经受打击时,音乐让我沉浸其中,慢慢地摸索到了“越挫越勇”的真理。;在骄傲自满时,我在音乐中找到了一种豁达恬淡的心境,仿佛摆脱了尘世,来到世外桃源;在轻松愉快时,我更愿同这位永恒的朋友一起分享,一起共谱悠扬的乐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