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花散贴》是画家冯杰的一本散文集。第一次读它,便觉喜欢,后来也看了不少散文集,再回头看它,竟对它爱不释手。
《泥花散贴》这本书很小,每一篇的篇幅也不长,却描绘了北中原的很多草木。冯杰的文字简洁得罕见,他的文字是深度提炼出来的,看似平淡如话家常,却包含着生命的深情。读此书时,读者常会被他的某一句话击中心坎,他的文字很值得回味,最让我触动的是他的那一颗草木之心,浸润纸墨的草木精神。
北中原的每一棵草木,都和少年冯杰相遇过、会意过,也曾陪伴他的成长,它们就像他的亲人。在冯杰看来,这些亲人都是乡村生活的智者,它们懂得万物的语言,明了万物都得呼吸,它们在生活的每一处细节,都留下温暖和爱。
北中原的每一棵草木都是有心的,都是有感情的,它们草木之间能对话,草木的心灵与人也是相通的。冯杰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写它们,常常收到出乎意料的表现效果。
比如,他写“楮桃”——“我小时候打柴,经常从他身边穿过。他就那么呆呆的站着,长得像个一头乱发的乡下孩子。真看不出来,这小子长大还能造宣纸”。
再如——“童年北中原的那些草蔬们,一个个像乡下人站在那里,哈着气,显得都很和善,肯定面无凶相。你喊一下它们的俗名,正在风中行走,必定会有一棵草站定,侧耳,回头。你叫谁?”
像这样的句子还有很多,作者并不直接赞美这些草木,没有华丽的辞藻,也不泛滥抒情,然而读起来却让你忍不住再回读一次。
在这本书中,我认为冯杰的草木之心,最值得我们欣赏和学习。这是一种纯朴的精神,也是一种生活的诗意。在物欲纵流的时代,我们有谁真正凝视过一棵植物呢?人在现代化的今天,早已能上天入地,似乎什么都已拥有,单单遗忘掉了“草木精神”。如果我们留心观察,我想每一棵草木都能给我们以智慧,它们比我们丰富渊博得多,它们看着人类在世上以各种合理的名目折腾,却从不言语。假如我们肯停下匆忙的脚步,保持草木精神和诗意,一定会发现我们曾错过多少美好。
因为冯杰懂得珍重,他从岁月的冰河里打捞起草木之心,打捞起能为现代人焦虑的心布绿的物种,他将这种草木精神移植在他的文字和宣纸中,才能我们得以感受和醒悟。
这样本真而深情的文字,或许我们都应该去读一读,被我们忽略已久的草木精神和诗意,或许我们都应该去找寻回来。